字词 | 钱币革命论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钱币革命论 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思想家孙中山(公元1866~1925年)实行纸本位制的主张。孙中山于1912年底发表了《钱币革命》一文(即《救亡策》),提出“钱币革命”的主张。其后在1917年到1919年的《孙文学说》、《以用钱为证》中,他又重申了钱币革命的思想,并作了一些理论上的发挥。孙中山所谓钱币革命,就是实行纸本位制。在理论上,孙中山首先认为“钱币者,百货之中准也。”所谓“中准”包含两个职能,即“百货交易之中介”和“百货价格之标准”(《钱币革命》)。他十分强调“行钱币革命,以解决财政之困难。”孙中山实行“钱币革命”的具体办法是: 孙中山的钱币革命论为朱执信所继承和发展。针对当时许多人认为“纸币以不换而跌价,即恢复兑换,为惟一救济之方法”的说法,朱执信写出《中国古代之纸币》一文,“取九百年来中国纸币之历史,加以近代学术上之批评比较”,“用以阐明货币价值之基础,及其对于物价之关系,即现在制度之真正缺点,及其救治著手之处”,并从中得出“救今日纸币之穷,惟有置纸币之基础于所代表之货物,而于其兑现一层可以置之不问”,即实行钱币革命的结论。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