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50年代至70年代中期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50年代至70年代中期

50年代至70年代中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安徽体育运动得到迅速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各级体育机构得到建立健全,群众体育活动蓬勃开展,专业与业余训练得到加强,一批又一批优秀运动员得到培养、并在各种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从1949年至1965年,举办了人民体育运动大会和两届全省运动会。在第一届安徽省运动会上,有1955人参赛,相当于民国时期全省历届运动会参赛人数的总和,并且刷新了1949年以前安徽省运动项目的全部纪录。女子600米日间集体综合跳伞曾两次打破世界纪录。同时,还兴建了一批体育场馆,开办了各种训练班,创办了体育学校,大力开展了群众性的体育活动,使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有了显著提高。
“文革”期间,安徽体育事业遭到严重破坏。一大批体育骨干被迫下放劳动或改行转业,体育场地荒废,馆、房、器材被毁坏,尖子运动员受到摧残,各种竞赛活动以及群众性体育活动,也都披上了浓厚的政治色彩。

☚ 1949年以前   新时期 ☛

50年代至70年代中期

50年代至70年代中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刚成立时,安徽缺医少药的情况非常严重。民国时期的官办医疗机构和西方教会办的医院、诊所,绝大多数解体。全省仅有31个医疗卫生机构,190张病床,310名卫生技术人员。50年代初,人民政府组建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开办医学教育培养专门人才,在黑热病、血吸虫病疫区建立专门防治机构,普遍推行预防接种,对国家工作人员实行公费医疗制度和对厂矿企业职工实行劳动保护医疗福利制度,开展全民性的爱国卫生运动,积极防治多种疾病,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迅速提高。至1957年底,全省共建立各类医疗卫生机构6318所(其中:卫生部门1740所、工业及其他部门1507所、集体所有制3071所),床位26175张(其中:卫生部门22396张、工业及其他部门3401张、集体所有制378张),卫生技术人员44729人(其中:卫生部门15307人,工业及其他部门6097人,集体所有制15624人,个体开业7701人),基本上形成从城市到乡村的医疗卫生网络。
60年代初,全省卫生工作纠正“盲目发展”的偏差,发展更为健康。“文化大革命”期间,卫生工作被严重削弱,卫生机构遭受撤、迁、并等摧残,导致一些疾病的发病率大幅度回升。例如疟疾,1970年全省发病人数约占总人口的30%,阜阳、宿县两地区分别有约55%、53%的人口患了疟疾,这在历史上也是罕见的。

☚ 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发展与成就   改革开放以来 ☛

50年代至70年代中期

50年代至70年代中期

1952年4月,省防疫委员会成立,随后,各地、市、县相继成立防疫委员会。翌年,各级防疫委员会均改为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以下简称“爱卫会”)。1956年,各级爱卫会改称“除害灭病指挥部”。1958年开展全省性“除四害”(“四害”指苍蝇、老鼠、蚊子、麻雀,麻雀后改为臭虫)群众运动,各级除害灭病指挥部均改称除四害总指挥部。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各级除四害总指挥部一度停止活动。1972年,省爱卫会恢复工作。历届省爱卫会主任委员均由安徽省委常委或副省长担任,副主任委员及成员由省有关部门负责人担任。省爱卫会下设办公室,由省卫生厅领导日常工作。
爱卫会的职能是组织和领导人民群众开展卫生运动,旨在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50年代初,爱国卫生运动以配合防治天花等急性传染病为主要内容,建立各种公共卫生制度,组织动员群众消灭白蛉、蚊子、苍蝇、老鼠等疾病传播媒介,培训基层卫生人员,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卫生宣传教育。50年代中晚期,爱国卫生运动转入以“除四害”为中心,群众运动的声势浩大,规模空前。60年代初,爱国卫生运动以改造环境、改饮清洁水为重点。“文化大革命”期间,爱国卫生运动一度中断。

☚ 一 概况   改革开放以来 ☛

50年代至70年代中期

50年代至70年代中期

1949年后,党和政府非常重视发展医疗事业,采取了以国家办为主、集体和个人办为辅、中西医共同发展的方式,安徽的医疗设施逐年增加。50年代,私人诊所多数组成联合诊所,与此同时,各行业开办门诊部,各级医院开设家庭病床。据1957年统计,全省各级医院已达112所,病床计9595张。1958年,受大办“人民公社”的影响,社社办医院,全省医院短时间内猛增至11248所,病床增至73695张。部分仓促开办的医院,设施不全,技术力量不足.经费短缺。
60年代,根据中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对全省医院进行了整顿,至1962年,全省医院减至294所,病床减至24928张。
“文化大革命”期间,全省医疗事业遭受空前浩劫,部分医院撤销或合并,多数城市卫生技术人员下放农村,医疗规章制度遭破坏,医疗水平下降。

☚ 历史状况   改革开放以来 ☛

50年代至70年代中期

50年代至70年代中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安徽省报纸行业进入了发展、壮大、繁荣的新时期。1949年安徽省有6家报纸,1952年6月1日省委机关报《安徽日报》正式创刊。除1949年以前有的《拂晓报》、《芜湖报》、《安庆日报》等几家报纸继续出版以外,在50年代,各地、市委都相继出版了机关报。此外,先后还创办了《安徽青年报》、《安徽农民》、《淮矿工人》、《铜矿工人》、《安徽文化报》、《安徽体育报》、《安徽交通安全报》、《安徽邮电报》和《每周广播》等专业性报纸。1958年以后,全省各县(市)都办起了地方报,使得安徽报纸数量激增。60年代初,县级报纸先后停刊;一些地市委机关报和专业性报纸也曾一度停办或合并。经过3年的经济调整,安徽的经济逐步好转,报纸事业也随之恢复和发展。到1965年底,全省报纸恢复到15种,其中党报12种。
“文革”期间,安徽的报业也遭到严重摧残。《安徽日报》和各地、市委机关报不是被夺权,就是被封闭或者只许出电讯稿。各专业报纸被迫停刊。到“文革”后期,全省只剩下3家报纸。

☚ 1949年以前   新时期 ☛
00002822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0:1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