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4.繁育技术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4.繁育技术

4.繁育技术

(1)常规作物原种繁育技术。
❶小麦。50—60年代主要在社队发动群众选择优良单穗建穗行圃,扩大繁殖后供大田使用。70年代由县集中建“三圃” 或“两圃”生产原种,社队繁殖后供应大田。80年代后由各育种单位提供原种,县原种场和特约基地高倍繁殖后供大田轮换更新。
❷玉米。新中国成立初期,群众多采取田间株选、场上穗选、播前粒选的简单办法,对农家品种进行提纯。1964年省农业厅转发省粮食作物研究所 《玉米原种繁殖方法》,要求按照原种圃、原种鉴定圃、采种圃程序,用半穗选拔法原理搞好玉米原种繁育。但因当时经济、技术条件所限,只在部分良种场试行,未能全面推开。70年代杂交种大发展,常规玉米原种繁育工作停止。
❸棉花。采取单株选择、分系比较、混系繁殖的办法,建 “三圃”或 “两圃”繁育原种。即第一年选单株,第二年建株行圃,第三年建株区圃,第四年建原种圃,三年选择,一年繁殖,五年到大田。
(2)杂交种繁育技术。
❶杂交玉米制种。关键技术有: 隔离,包括空间、时间、高秆作物、障碍物四种隔离方法; 播种,分父母本同期播种和分期播种两种形式; 去雄,母本雄穗露出叶鞘至散粉前及时拔掉; 收获,先收母本行,后收父本行,单收、单打、单存。怀安县1979年试验成功母本大小垄种植,不高父本行,在母本大行间点播父本的办法,加大母本面积,提高制种产量。1983年平泉县采用此项技术,0.21万公顷中单2号制种田平均亩产种386.2千克,比一般制种增产28.7%。万全县于1983年把地膜覆盖技术用于玉米制种,解决北部地区无霜期短、积温不够、种子成熟不好的问题,使制种单产提高30%左右。90年代覆膜制种在全省推开,1996年全省玉米覆膜制种面积超过2万公顷。1987年示范带叶去雄技术,有效杜绝母本散粉,与常规去雄比较,制种单产提高2.17%,种子纯度提高3.8个百分点。90年代后玉米制种带叶去雄技术在全省普遍推行。
❷杂交高粱制种。关键技术有隔离、播种、去杂、花期预测、人工授粉等五个环节。1973年衡水地区采取晚春播、早夏播、父本三期播种和加大母本行比等技术,解决小花败育问题,收到良好效果。
❸亲本种子提纯。玉米自交系提纯采取穗行种植提纯法、一次自交提纯法、自交姊妹交替提纯法、自交测交提纯法四种。高粱 “三系” (不育系、保持系、恢复系)提纯采取“三圃” 提纯法、套袋混合选择法、穗行选择法、测验选择法四种。

☚ 3.繁育体系   (二)良种经营 ☛
00024397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6:5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