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我国现阶段计划经济的特点
4. 我国现阶段计划经济的特点
一般认为,我国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确立和生产社会化所达到的相当程度,是我国实行计划经济的基本前提条件,30多年来的实践显示了计划经济的巨大优越性。但是我国是在一个经济比较落后、个体经济占较大比重的国家中取得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并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因此我国的计划经济,具有明显的历史特点。
一种观点认为,我国现阶段的计划经济,主要有三个特点: (1) 实行计划经济的广度和深度不同。我国的生产社会化程度和生产资料公有化程度都低于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社会主义社会形态。我们对社会生产尤其是社会需要的了解,往往很不全面,也不十分准确,因此,只能对全民所有制经济的主要产品的生产和需要以及集体所有制的某些产品,实行计划安排。(2)实行计划经济的形式不同。由于还存在着商品和货币,在价格与价值经常发生背离的情况下,运用货币 (价值) 形态反映社会劳动量就不可能是十分准确的,这不能不给计划经济管理带来某些困难。(3)实行计划经济的物质力量不同。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人口又多,国家难以拥有充裕的物质力量来调节经济发展中可能出现的比例不协调。
另一种观点认为,我国现阶段计划经济的最显著特点是,国民经济计划管理必须同市场机制相结合。社会主义计划调节不仅必须建立在商品经济基础上,而且也只有借助于商品货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才能实行调节,社会主义市场是与公有制相联系,受到国家计划的控制和调节下的市场,因而是有计划的市场,这种有计划的市场正是社会主义计划调节发挥作用的重要场所。
第三种观点认为,我国目前的经济形态是计划——市场混合型经济,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兼而有之。在这个混合体中,存在着生产主体的二重性——国家和企业; 生产目的的二重性——宏观经济为满足社会需要,微观经济为实现自己的利益; 经济活动原则的二重性——计划经济的统一性和市场调节的独立性; 调节手段的二重性——计划调节和价格调节。
第四种观点认为,我国现阶段的计划经济的特点表现在: (1)实行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 (2) 实行指令性计划、指导性计划和市场调节相结合的管理形式; (3)采取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相结合的调节方法; (4)实行统一计划,分级管理,分类指导,大的方面管住管好,小的方面放开放活的管理体系。
☚ 3.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特点 5. 完善计划体系的途径与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