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渔业
“八五”期间,水产业发展速度快,成效显著。
❶放养面积扩大。1995年,水产养殖总面积达到26.79千公顷,比1990年增加4.62千公顷,增长12.8%。其中,精养池塘达到7.81千公顷,外荡4.64千公顷,分别比1990年增长69.4%和285%;
❷产量大幅度增加。1995年,水产品产量达到8.49万吨,比1990年增长130%,其中,养殖产量6.65万吨,比1990年增长124.4%。渔业产值比1990年净增3.58亿元,增长2.34倍;
❸内部结构优化。大中水面网栏、网箱养鱼成倍增加。1995年与1990年相比,网箱养鱼面积扩大5.1倍,产量增长5.58倍;网栏养鱼面积扩大2.95倍,产量增长10.65倍;甲鱼、河蟹、罗氏沼虾等特种水产养殖发展较快,养殖面积达1.67千公顷,产量3 700吨;
❹“科技兴渔”取得可喜成果。1995年底,乡级水产站共兴办经济实体109个,创产值1 025万元,实现利税108万元。水产科研和推广方面,主要开展了淡水白鲳、加州鲈鱼、斑点叉尾回鱼人工繁殖三项技术攻关;进行了中华绒螯蟹苗冬季培育和地图鱼、吴郭鱼新品种的养殖试验;实施了市政府下达的“池塘高产优质高效养殖技术”、“黄河鲤鱼养殖技术推广应用”、“网箱养鱼技术”等七个项目。通过项目示范,典型引路,技术培训,使科技有效地转化为生产力。
3.渔业
1995年,全市水产品总量达到23.94万吨,渔业产值(1990年不变价)15. 1亿元,产量和产值分别比1990年增长90%和9.5倍。“八五”期间,全市水产业主要抓三个方面的工作:
❶抓扩面开发与单产提高。通过“百万亩非耕地开发”工程建设,全市水产养殖面积增加到84千公顷,比1990年扩大20.42千公顷。通过粗改精、大改小、浅改深等措施,全市精养面积达到47千公顷,比1990年扩大近1倍。养殖亩产192公斤,比1990年的106公斤增加86公斤;
❷大力发展特种水产品养殖。通过技术培训、试验示范、推广典型经验等,全市特种水产养殖品种不断增多,面积不断扩大,水平也逐步提高。目前,有特种水产养殖面积34千公顷。江都吴堡、高邮司徒两个养殖场,年繁殖罗氏沼虾能力可达亿尾。宝应长沟、郊区平山水产养殖场,年繁殖幼鳖80万只以上;
❸抓规模经营。重点抓了水产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建成138个水产专业服务站,首批聘用乡镇水产科技干部316名,形成市县为中心、乡镇为主体、村组为补充的科技服务网络。全市有百亩以上连片渔场302个,大水面鱼蟹网围养殖面积2. 53千公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