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2.麦类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2.麦类

2.麦类

地方品种资源丰富,并从国外引进了大量的品种资源。
(1) 小麦。现保存地方品种1 014个,引进14个省的小麦品种资源984个,向63个国家引进小麦品种资源5 000余个,共计7 000多个品种。地方品种中绝大多数属弱冬性,少数为冬性,只有个别的为春性。具有优良特性的小麦品种有:50年代著名品种南大2 419,早熟性的江东门、三月黄、华东6号;多花多实性的菜子黄、铜柱头;耐湿性的白玉花、水黑占;较抗赤霉病的望水白、躲黄霖、无芒三月黄等;高抗赤霉病的苏麦2号、3号;淮北地区的多数地方品种抗旱耐寒耐瘠。扬麦5号穗粒结构协调,分蘖强,成穗多,适应性、耐病、耐湿性都较好,在全国年种植面积达1 334千公顷左右,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近年,对国外引进的小麦种质资源进行了性状鉴定和评价,从中筛选中早熟、矮秆、耐湿、抗赤霉病的品种49个,抗三种锈病、抗白粉病的品种132个;长穗、大粒、多粒等优异种质共400余份,为杂交优势利用提供了条件。
(2)皮大麦。地方品种较丰富,目前编入全国大麦品种资源目录的共有279个品种,其中二棱型的5个,四棱型的158个,方棱型的115个(内密穗型的90个),中间型的1个。连同66个改良品种,合计345个。属于春性的占13.6%(主要是二棱型的),弱冬性的占57.7%,冬性的占28.7%。著名品种有:50、60年代的尺八大麦、齐芒大麦、白六棱,70年代的盐城1号、南通的立新1号和2号,80年代的盐辐矮早3号、南通4号、苏啤1号。在本省大麦地方品种中有不少是紫秆、紫穗或紫粒的品种,有的是在现有大麦变种分类中找不到的特殊品种,具有较强的耐盐碱能力。酿制啤酒的有苏引2号、苏啤1号和早熟3号。
(3)裸大麦(元麦)。地方品种有142个,类型单纯,大都属于六棱型变种。属于二棱型的占0.7%,四棱型占36.5%,六棱型的占63%。属于春性的占3.5%,弱冬性的占17.6%,冬性的占78.9%,中熟类型占多数。有耐盐碱强的桑椹六,抗赤霉病的黑柱六,特早熟的狂六3号、8023。改良品种有立新1号、2号、海麦1号、75—12、通麦6号、如东2号等。

☚ 1.水稻   3.玉米 ☛

2.麦类

2.麦类

江西种植的小麦为春麦, 品种为春性或偏春性。1980年, 九江市农科所受省农业厅和省农科院委托, 承担了全省小麦地方品种资源调查、整理、保存和利用工作。对征集的地方品种资源进行了分类鉴定, 编写了 《江西大小麦地方品种资源目录》,入载的地方品种资源小麦105份, 大麦51份。编入《全国小麦种质资源目录》 的有86份, 编入 《中国品种志》 的有3份。

☚ 1.水稻   3.豆类 ☛

2.麦类

2.麦类

江西的麦类作物有小麦和大麦, 以小麦为主。江西小麦系冬种夏收作物。新中国成立之后, 小麦生产得到一定的恢复和发展。1952年, 全省播种面积恢复到10万公顷以上后, 直到1982年播种面积均保持在10万公顷以上, 最高的1971年播种面积曾达22.13万公顷。但是, 由于小麦在粮食作物中所占比重小, 投入有限, 加上江西春季多阴雨低温天气, 日照不足, 对小麦生长发育有不良影响, 因而1972年以后, 播种面积逐年减少。到1995年, 全省播种面积仅5.91万公顷, 总产仅7.6万吨, 占粮食作物的比重分别为1.69%和0.47%。小麦亩产70年代以前, 多数年份都在50千克以内, 超过50千克的年份很少。由于技术的进步, 80年代以后亩产才稳定在50千克以上。1995年, 全省亩产达86千克, 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的最好水平。
江西的大麦在50年代曾有所发展, 但70年代以后, 面积逐年减少, 到80年代初减至0.5万公顷左右。80年代曾在贵溪、上饶、新余、九江等地引种二棱啤酒大麦, 亦曾有较大面积种植, 但因受江西春季低温阴雨时间多, 日照不足, 影响生长发育及产后服务没有跟上等因素影响, 未曾发展起来, 目前种植面积不多。

☚ 1.水稻   3.红薯 ☛
00031615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4:3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