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2.经济体制转轨时期的农产品价格补贴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2.经济体制转轨时期的农产品价格补贴

2.经济体制转轨时期的农产品价格补贴1985—1996年

这一时期农产品价格补贴的背景是: 在经济运行中进一步扩大市场调节的作用,进而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在价格管理体制上大范围下放国家管理价格的权限,实行市场调节,逐步形成了以市场形成价格为主的价格运行机制,市场调节价格成为价格管理形式的主体,同时一部分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农产品的流通和价格仍由国家管理。在此背景下,农产品价格补贴具有了双重性,一是除对实行计划价格的农产品如粮、油、棉的购销价格进行相应调整外,仍保留着价格补贴; 二是对于实行市场调节的农产品,通过最低收购保护价和储备系统给生产者以补贴,在通胀时期利用价格调节基金对经营环节补贴,以维持其低价销售。与此前相比,该时期农产品价格补贴金额逐步增加,补贴的主要品种是粮、棉、油、猪、蛋、菜,补贴对象既对经营环节补贴,更加注意到对农产品生产者价格的支持和补贴。这一时期从时间上可划分为两个阶段:
1985—1988年为一个时期。1985年国家对粮、棉、油取消统购,实行合同定购和市场收购,合同定购继续执行计划价格,粮食定购价格按“倒三七” 比例计价。取消生猪、水产品、蔬菜等农产品的派购,实行指导性议购议销,取消各项奖售政策。1987年、1988年相继调整粮、棉收购价格,农产品购销价格均有上升。
在粮食实行合同定购后,供应城镇居民的口粮、口油的销价未作调整,供应农村的口粮、口油和生产性用粮则调至收购价格水平,工业用粮、油逐步改为议价供应政策。猪、蔬菜、肉等农产品价格放开后,销售价格实行指导价,但为安定居民生活仍执行了一定的定量供应,定量之外实行市场调节。1988年,国家再次对猪肉、禽蛋、食糖和大路菜销价进行调整,同时给城镇职工每人每月10元补贴,改 “暗补” 为“明补”。
1988年以后为另一个时期。由于出现较严重的通货膨胀,国民经济进入治理整顿、深化改革时期,国家采取行政和经济手段控制物价上涨,调整价格结构,整顿价格秩序,深化价格改革,对实行市场调节的主要农产品运用最高限价和对经营环节补贴的方式,以稳定农产品销售价格。之后,随着经济形势趋好,1989—1991年,相继多次提高粮食、棉花、食油、烤烟等的收购价格,同时大力压缩平价粮、油供应范围。1991年提高定量供应范围的粮、油销价后,粮食仍存在一定程度的价格倒挂,食油购销同价,但仍有一定额度的经营费补贴,同时给城镇职工每人每月6元补贴。
1992年,河北省再次提高粮食定购价格和城市粮食销价,实现购销同价。此后,粮油经营曾经历了“放一收”等反复,购销价格有计划地进行了调整。同时,针对农产品市场波动加剧等情况,从1990年开始建立粮食储备制度,制定了最低收购保护价; 为防止市场农产品价格的过大波动,建立了农产品价格调节基金制度,在收购价格下降过多时用于支持生产者,在销售价格上涨过高时,对经营环节和消费者进行补贴。

☚ 1.计划管理体制下的农产品价格补贴   (二)农产品价格补贴的效果 ☛
00024651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3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