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狼毒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狼毒 中药名。 出《神农本草经》。别名:续毒,川狼毒。 为瑞香科植物瑞香狼毒Stellera chamaejasme L.和狼毒大戟Euphorbia fischeriana Steud.月腺大戟Euphorbia ebracteolata Hayata的根。 瑞香狼毒:多年生草本,高20~40厘米。根圆柱形。茎丛生,平滑无毛,下部几木质,带褐色或淡红色。 单叶互生,较密;狭卵形至线形,长1~3厘米,宽2~10毫米,全缘,两面无毛;老时略带革质;叶柄极短。头状花序顶生,直径约2.5厘米,花多数;萼常呈花冠状,白色或黄色,带紫红色,萼筒呈细管状,先端5裂,裂片平展,矩圆形至倒卵形;雄蕊10,成2列生于喉部;子房上位,上部密被细毛,花柱短,柱头头状。 果卵形,为花被管基部所包。种子1枚,花期5~6月。生于高山及草原。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西南等地。 狼毒大戟:多年生草本,高15~40厘米,全体含白色乳汁。根肉质肥大。 茎下部叶鳞片状,膜质,淡褐色;中、上部叶3~5片轮生,无柄;叶片长圆形或长圆卵形,长4~6.5厘米,宽1~3厘米,先端钝或急尖,基部圆。 杯状聚伞花序顶生,排列成复伞形;伞梗5枝,基部轮生叶状苞片5;每枝再分3枝,分枝处有3片三角卵形的苞叶,小枝先端具2片较小的苞叶及1~3个杯状聚伞花序;雄花多数和雌花1枚同生于杯形的总苞内,总苞先端5裂,腺体5个与裂片互生;雄花仅有雄蕊1;雌花仅有雌蕊1,子房扁圆形,花柱3,先端浅裂成叉状柱头。 蒴果扁球形,有3纵沟,褐色。花期5~6月。 果期6~7月。生于山坡及山野向阳处。 分布东北及河北、内蒙古、山西等地。月腺大戟:多年生草本,高30~50厘米。叶互生;叶片狭圆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4~8厘米,宽1.5~2厘米,先端圆,基部楔形。杯状聚伞花序,排成复伞形;伞梗5枝,基部具卵状披针形或三角状长卵形的叶状苞片4~5枚;每枝再分2枝,分枝处有三角卵形或广卵形苞叶2枚,小枝先端具2片较小的苞叶及1个杯状聚伞花序;雌雄花同生于萼状杯形的总苞内,总苞先端4浅裂,腺体4个。 蒴果光滑无毛。花期5~6月。生于山坡或林下草丛中。分布几遍全国。 均在春秋采挖,去茎叶、泥沙,晒干。瑞香狼毒干燥根呈圆锥形至长圆形,稍扭曲,长7~30厘米,直径2~7厘米;根头部留有地上茎残基;外表棕色至棕褐色,有纵纹及横生的细长皮孔,有时残留细根。 栓皮剥落后,露出柔软的纤维。体轻、质韧,不易折断,断面中心木质部黄白色,外圈韧皮部白色,呈纤维状。气微,味微甘、微苦而辣。 产于内蒙古、山西、河南、青海、甘肃、陕西、四川等地。狼毒大戟、月腺大戟的干燥根也称白狼毒。狼毒大戟干燥根直径约4~7厘米,厚0.5~3厘米,偶有厚达7厘米者。 表面黄棕色或淡棕色。栓皮呈重叠的薄片状,易剥落。 切面不平坦,有暗棕色与黄白色相间的明显同心环,偶有环纹不显著者。质轻,易折断,断面粉性,水湿之有粘性,撕开时可见粘丝。气微,味甘,并有刺激性辣味。产于辽宁、黑龙江、吉林、内蒙古、河北。 月腺大戟干燥的根性状同上种相似,唯切面同心环纹颜色较浅,以水湿之不显粘性。产于河南、山东、江苏、安徽、湖北等地。 《本草纲目》所载狼毒,系瑞香科瑞香狼毒,故以此为正品,但目前多数地区所用的狼毒为大戟科的白狼毒。 生狼毒:将狼毒用水洗净,润透切片晒干。醋狼毒:取狼毒片加醋拌匀,稍闷,待醋吸尽,在 入手太阴,兼少阴经气分。逐水祛痰,破积杀虫。治水肿腹胀,痰、食、虫积、心腹疼痛,慢性气管炎,咳嗽,气喘,淋巴结、皮肤、骨、副睾等结核,疥癣,痔瘘。 《神农本草经》:“主咳逆上气,破积聚,饮食,寒热,水气,恶疮,鼠瘘疽蚀,蛊毒。”《名医别录》:“疗胁下积癖。”内服:煎汤,0.9~2.4克;或入丸、散。 外用:磨汁涂或研末调敷。本品有毒,内服宜慎;体弱及孕妇忌服。 ❶ 治积聚,心腹胀如鼓者:狼毒120克(锉碎,醋炒干),附子90克(炮裂,去皮脐),防葵90克。 上药捣罗为末,炼蜜和捣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 每于食前以粥饮下5丸,以利为度(《太平圣惠方》狼毒丸)。 捣筛,蜜和丸如梧子大。服2丸,稍加至3丸(《补缺肘后方》)。 ❹ 治淋巴结结核,破溃或末溃者:狼毒切片,用水煮烂,除渣取药液,加热浓缩成膏,洗净伤口,外敷(内蒙古《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 和匀,干疥癣赖疮,搔破擦之;湿者干掺,数次效(《永类钤方》)。 狼毒煎剂灌胃6克(生药)/千克,可提高小鼠痛阈20%~50%。叶、根中可能含蒽甙,能增强小肠蠕动,可治疗便秘。 现代临床: 或制成片剂,每片含生药0.18克,前5日临睡前内服1片,以后增至早、中、晚各1片,1疗程为20~30天,个别延长至35天。 用于牛皮癣、神经性皮炎及慢性湿疹均有较好疗效。 将狼毒放入锅内,加水煎煮,把大枣放笼屉上蒸,约蒸2小时半即成;狼毒与大枣按3∶4比例制成。成人每日3次,开始时服狼毒枣每次10粒,视副作用有无,逐渐递增或减少,每次最多20粒。 或第一周每日130克(约30粒),第2周每日225克(约45粒),第三周以后每日300克(约60粒)分三次食后服,连服3个月为1疗程。 间隔1~2周,视情况进行第二个疗程。对淋巴结结核、骨结核、皮肤结核、附睾结核、结核性角膜炎及肺结核均有一定疗效。 用于治疗胃癌、肝癌、肺癌、甲状腺乳头状癌等,使症状减轻,少数病例可见肿瘤缩小。也有用狼毒与鸡血藤、苡米、半枝莲等制成复方注射液,每日1次,每次20~40毫升,加5%葡萄糖液中,静滴;或制成复方狼毒片口服。治疗晚期胃癌,在术前用药可减轻症状;在术后应用,可巩固疗效,稳定病情。用药后一般具有止痛、增进食欲的作用。常见的副作用有恶心、呕吐、头晕、轻度腹泻,未发现对肝、肾及神经方面的毒性表现。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