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排血量型心力衰竭high output heart failure指心排血量高于正常值的心力衰竭。是因静脉回心血量过多所致,常见于甲状腺机能亢进、严重贫血、脚气病和动静脉瘘等。临床可有心悸、气促、心脏扩大、心搏增强等充血性心力衰竭表现。应治疗原发病,并可用血管扩张药及利尿剂等。 高排血量型心力衰竭 高排血量型心力衰竭高排血量型心力衰竭指心排血量超过正常值,但仍不能适应组织需要的心力衰竭。大多由病理性高动力循环状态发展形成,发生心力衰竭时,心排血量较未发生心力衰竭前降低。 高排血量型心力衰竭见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重度贫血、体循环动静脉瘘、甲状腺功能亢进、脚气病等。大多伴有静脉回流增多,心排血量增高。主动脉关闭不全时,血液自主动脉返流至左心室,左心室排血量增加。高度贫血时,为补偿血液携氧不足,携量增加,循环过度增快,心率加速,心排血量因而增加。体循环动静脉瘘时,由于较大的动静脉间有直接通道,部分动脉血直接进入静脉,结果周围动脉阻力降低,静脉回流增加。甲状腺功能亢进时,组织代谢率增高,心率增快,心排血量增多。脚气病时,由于硫胺缺乏,丙酮酸和乳酸积聚,使周围小动脉扩张,静脉回流量增多。上述病理性高动力循环状态在心功能代偿期中,心排血量超过正常人。但心功能失代偿时,心室排血功能减退,心排血量降低,虽仍超出正常值,但尚不足以供应周围组织,因而出现充血性心力衰竭。 典型体征为心脏搏动增强、心动过速、周围动脉搏动增强、脉压增宽,有时还可见到水冲脉和毛细血管搏动。与此同时伴有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症状和体征。 高排血量型心力衰竭的诊断依据为: 有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表现; 有高动力循环状态的体征和相应病因的诊断。 防治措施: ❶病因治疗: 严重的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应考虑人造瓣膜替换术。体循环动静脉瘘、贫血、甲状腺功能亢进和脚气病等均应给予相应的病因治疗。 ❷心力衰竭治疗: 用洋地黄治疗高排血量型心力衰竭疗效较差,为减轻前负荷可用血管扩张药及利尿剂治疗,辅以小剂量洋地黄制剂。 ☚ 慢性心力衰竭(充血性心力衰竭) 低排血量型心力衰竭 ☛ 000185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