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2.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筹措资金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2.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筹措资金

2.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筹措资金

经过几十年的实践探索,江苏农业投入逐步形成了“以国家资金为导向,以集体和农民投入为主体,以利用外资和社会集资为补充”的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资金积累机制,这在“七五”以来表现更为突出。
(1)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增加支农资金。“七五”以来,尽管省财政十分困难,但仍保持了支农资金预算安排的逐年增加,省财政从1986年起要求各地在编制年度财政支出预算时,要使“支农资金的安排不低于正常财政总支出的增长幅度,并力争高一点,各级财政预备费在灾年要大部分用于农业抗灾救灾,正常年景也要有相当一部分用于农业”。各级财政认真贯彻执行了这一原则,预算内支农资金支出平均每年增加近亿元。1995年,全省预算内支农资金支出达到21.5亿元。
(2)增辟农业资金新渠道,建立农业发展基金。1987年4月,根据国务院《中华人民共和国耕地占用暂行条例》,江苏新开征了耕地占用税,并将该项税收的分成收入全部作为农业资金投入。同年,又恢复征收了农林特产税,并规定农林特产税收入用于农业的比例不得低于70%。1989年,根据国务院和省政府的决定,建立了农业发展基金制度,来源除国家规定的耕地占用税、农林特产税、预算调节基金、农村“工商三税”增长部分等预算内收入项目外,还包括粮油技术改进费、生猪发展基金以及市县政府决定列为农发基金管理的其他预算外收入项目。农业发展基金制度的建立,使农业资金投入有了一个稳定和持续增长的来源。1995年,全省筹集的农业发展基金达16.1亿元,其中,预算内6.3亿元,预算外9.8亿元,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实施。
(3) 强化财政支农周转金的回收再投放工作,壮大财政支农力量。江苏财政支农周转金制度自70年代末建立以来,经过不断回收滚动使用,已经发展壮大成为一支强大的支农力量。“八五”期间用回收的周转金再投放于农业生产的资金累计达60亿元,平均每年12亿元。
(4)设立发展粮食生产专项资金。1985年,由于对农业形势估计过于乐观而放松了对农业生产的领导,加上气候条件的影响,导致全省粮食产量比1984年减产6.77%。针对这一情况,国务院决定从1986年起由各级财政在预算内专项安排支持粮食生产发展的资金。江苏每年发展粮食生产专项资金指标为6 500万元,是全国安排该项资金数量最多的省份之一,由中央财政负担40%,地方财政负担60%。1986—1995年的10年间,全省共安排资金6.5亿元,对稳定和提高粮食生产水平起了积极作用。
(5)积极利用外资,加快农业综合开发步伐。“六五”期间接受联合国粮农组织1 000多万美元援助,加上地方财政和集体配套资金,开发洪泽湖取得明显效果;“七五”、“八五”期间又先后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开发沿海滩涂资源、发展灌溉农业、建设农业服务体系、开展水利重点工程建设,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促进了农业和外向型经济的发展。

☚ 1.保持农业资金投入的稳定增长   3.合理安排和使用各项支农资金 ☛
00029644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3:5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