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专用仓库
❶冷藏库:1958年以前,青海省没有冷藏库。1959年,西宁冷库峻工投产。进入70年代后,相继在海南、都兰、德令哈、玉树等地修建了冷库。1978年,全省共有7座冷库,冷藏能力1.53万吨。1979—1980年,祁连、刚察、贵南、天峻、玛多、果洛、黄南、同德、河南、称多、达日、杂多、海晏、治多等地有14座冷库建成投产。1982年,西宁修建库容量5 000吨的清真冷库,1984年建成投产。1988年,全省共有冷库35座,比1978年增加4倍,库容总量3.3万吨,比1978年增加1.77万吨。
❷石油库:1960年以前,全省没有一座大型金属石油库,油品全用油桶储存。1965年,湟中多巴油库建成投产,海西的冷湖、德令哈、茶卡、格尔木等地也修建了石油库。1967年,在互助曹家堡修建隐蔽油库。1970年以后,各地利用商业部专项投资和自筹资金修建油库、加油站。1987年,全省石油公司及其兼营单位的油库容量为10万立方米,可储存汽、柴、煤油7万余吨,其中,省属油库容量为72040立方米,州、地级油库容量4 110立方米,西宁市油库容量710立方米,县级油库容量23 140立方米。有200公升的油桶19 646只。
❸危险品库:50年代,省级公司经营的危险品多数混放于通用仓库中。从60年代开始,在西宁城区以外的偏僻处修建危险品仓库。1964年,省土产杂品公司在湟中县平安镇小峡乡修建了鞭炮库。1959年,省生产资料公司在西宁西郊西杏园大西山根修建了狩猎、防雹弹药库。1971年,省五交化公司在西宁火烧沟修建了危险品库,并建筑窑洞16孔,分隔仓库10间。各州、地、市、县经营危险品的多数企业,至今没有危险品专库,有的只能做到隔间存放。
❹恒温库:新中国成立初期,国营商业、供销合作社经营的蔬菜、鲜果、鲜蛋等数量少,全省没有一座恒温库,商品存放在地窖中。1957年,西宁市蔬菜公司在曹家寨修建半地窖式自然通风型蔬菜库,存放能力500吨;1958年和1987年,在西宁毛胜寺、杨沟湾分别建了储存能力为2 375吨的半地窖式自然通风型蔬菜仓库。1962年后,贵德、循化、化隆、民和、乐都、尖扎等果品产区修建果窖15座。1978年,省农副产品公司修建储存果品、蔬菜、蛋类的恒温库一座,建筑面积8 000平方米,库容量300吨。
❺保温库:新中国成立初期,商业企业经营的怕碰冻商品,如化妆品、墨水、肥皂、香皂、罐头、饮料等, 由于没有保温设施,被冻裂破损的现象时有发生。后来, 为解决易冻商品的过冬储存问题, 采取了在过冬期将怕冻商品集中存放, 昼夜生火炉保温的办法。少数有条件的企业, 用锅炉暖气管道保温。这些保温方法一直沿用至今。也有的在修建通用仓库时,修建了地下库, 用于储存易冻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