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讼案 诉讼案狱(~刑;狱讼;断~) 讼事 鼠雀(鼠雀之牙) 讼案 民间诉讼案件:民狱 百姓的诉讼案件:甿讼 经官的讼案:关防 ☚ 各种案件 刑事案件 ☛
审案 审案审听 听讼 断讼 断狱 治狱 鞫狱 鞠狱 讯案 谳治 问案治狱:讯狱 听讼断狱:听断 断狱治事:听治 审理诉讼案件:簿讼 审理狱讼:科 治释 审理、裁决狱讼:判事 审理查究案件:科案 审理罪案:鞫囚 审理冤狱:断冤 古代地方官到厅堂审案:升厅 官吏在公堂上审案:坐堂 升堂 开堂 断狱明决之典:赘婿得牛 (审理案件:审案) ☚ 审理 审判 ☛ 断狱❶审判刑事案件。狱,《说文解字》:“确(坚刚相持之意)也。二犬所以守也。”段注:“狱字从弋弋者,取相争之意。”《国语·周语》:“争罪曰狱。” ❷《唐律》篇名之一。《断狱》共34条,是关于审判程序、案件管辖、判决执行等的法律,对唐代的刑事诉讼制度作了明确的规定。 断狱唐律12篇篇名之一。关于审判刑事案件的规定。共2卷,34条。原于李悝《法经》中的囚法,秦汉改名囚律,魏因囚律而始立此篇。经晋、宋、齐、梁和北魏均无变更。北齐时与捕亡律合为捕断律,至北周仍为断狱律,隋唐沿用不改。明代将断狱列为刑律一门,计29条。清律同于明律。 断狱 断狱审理判决刑事案件。《周礼·秋官司寇》: “察狱讼之辞,以诏司寇断狱弊讼,致邦令。” 《汉书·刑法志》: “ (秦始皇) 躬操文墨,昼断狱,夜理书,自程决事。” ☚ 度量权衡不同 断脊 ☛ 断狱duan yutry a case in court 断狱按律定罪。即依据事实和法律规定,对案件作出合理的判决。《周礼·地官·大司徒》:“凡万民之不服教,而有狱讼者,与有地治者听而断之。”《礼记·乐记》:“临事而屡断。”郑注:“断犹决也。”包山楚简131—139简记有舒庆杀人一案,因迟迟未断而惊动楚王,以至左尹以王命告汤公命“为之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