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1. 社会主义改革的性质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1. 社会主义改革的性质 1. 社会主义改革的性质一种观点认为,社会主义改革按其实质来说,就是破旧立新,即破除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某些陈旧的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东西,创立新的与生产力相适应的和便于不断前进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它是社会主义内部有目的、有领导、有秩序的自觉的破旧创新的社会变革。(1) 它要消除的是那些不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旧社会遗留下来的痕迹。这些痕迹既有其存在的理由,又有其存在的弊端。但总的说,它不是旧社会主流本质的反映,同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不表现为对抗性质,而是非对抗性质。(2) 它要改变的是那些不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不完善的环节。这些不完善的环节的存在,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自身形成、发展过程中的客观必然性,它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也不存在对抗性的矛盾。(3) 它要破除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一些相对落后、陈旧的因素。这些东西,既不是从旧社会带来的,也不是主要由社会主义制度中不完善的环节造成的,而是从整个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总体上说的。可见,这也不是对抗性的矛盾。所有这些,决定了社会主义改革的性质。 ☚ 二十、经济体制改革理论篇 2. 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基础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