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顾仲彝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顾仲彝1902—1965

浙江余姚(一作嘉兴)人
中国戏剧理论家,剧作家。曾任上海戏剧学院教授,上海实验戏剧学校校长,全国戏剧协会理事,上海市政协委员等职。著有《孤岛男女》、《梁红玉》、《人之初》等翻译小说、剧本及论著。
原名:顾德隆
笔名:焚玉

顾仲彝

回忆顾仲彝教授
我怎样开始了戏剧生活
回忆顾仲彝老师——祝《编剧理论与技巧》出版
顾仲彝
顾仲彝
顾仲彝
蒋星煜
顾仲彝
姚柱林等
李立明
黄俊东
魏 桥等
人民政协报1985年9月13、20日
文艺生活1948年9期
南国戏剧1982年3期
*中国现代六百作家小传第582页
*当代中国作家剪影第45页
浙江人物简志(下)第307页

顾仲彝

回忆顾仲彝先生
民国人物小传:顾仲彝
顾仲彝(1903—1965)
顾仲彝(1903—1965)
陈汝衡
刘绍唐主编
张德龙主编
京 声 溪 泉
上海戏剧1980年1期
*传记文学1998年72卷4期
上海高等教育系统教授录第137页
新中国名人录第92页
顾仲彝

顾仲彝1903—1965

剧作家。浙江余姚人。1924年毕业于东南大学后,入上海商务印书馆工作。后在暨南大学等高等学校任教职。抗日战争爆发后,留在上海“孤岛”,组织并加入上海剧艺社,从事抗日救亡戏剧活动。抗战胜利后,任上海戏剧学校校长,支持学生民主运动,被选为复旦教授会筹备会主任。剧作有《孤岛男女》《梁红玉》《八仙外传》等,改编的剧作有《三千金》《水仙花》《恋爱与阴谋》《生财有道》《人之初》等,论著有《编剧理论与技巧》。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上海戏剧学院教授、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等职。

☚ 范存忠   陈炜谟 ☛
顾仲彝

顾仲彝1903.10——1965

原名顾德隆,字仲彝。化名顾凤翔。笔名焚玉。浙江余姚人。1919年在嘉兴秀州中学读书时,组织演剧队,编演幕表式的爱国剧。1920年毕业后,转入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后改名国立东南大学)英文科读书,系统地学习欧美的文学戏剧理论。1924年进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辑所任编辑。同年加入文学研究会,参加编译《少年百科丛书》和《少年史地丛书》,改译高尔斯华绥的《相鼠有皮》等。1925年起,先后在集美学校、暨南大学、复旦大学、中法剧艺学校任教。1927年改编四幕话剧《梅萝香》。1928年创作独幕话剧《同胞姐妹》、《结婚的一天》、《金刚石》、《聪明人》。1929年和欧阳予倩合作创办《戏剧杂志》。1930年创作独幕话剧《刘三爷》、《门外汉》和短剧《我爱天亮了》。1932年创作三幕话剧《天边外》。1937年与于伶等组织上海剧艺社,从事抗日救亡戏剧活动。先后创作和改编的话剧有四幕话剧《人之初》,五幕喜剧《生财有道》,五幕悲剧《殉情》,四幕话剧《梁红玉》、《水仙花》、《三千金》,四幕话剧《重见光明》、《新妇》,三幕悲剧《野火花》,四幕喜剧《八仙外传》,三幕话剧《上海男女》,五幕话剧《黄金迷》、《嫦娥》,三幕话剧《大地之爱》,五幕话剧《还泪记》以及独幕话剧《夫妇之间》,三场话剧《鸳鸯劫》等。还翻译了《英美独幕剧选》。其剧作或以外国话剧加以改编,或以本国历史故事重新编排,或通过小市民的日常生活、爱情纠葛,曲折地表现民族意识和爱国精神。抗日战争胜利后,任上海戏剧学校校长、复旦大学教授。1948年在香港任香港文协监事。创作有话剧《衣冠禽兽》、电影剧本《女店员》。建国后,历任上海文化局电影事业管理处副处长,上海戏剧学院教授,上海电影工作者协会副主席,为中国剧协理事。论著有《编剧理论与技巧》。该书论述精辟,总结了一生的戏剧创作实践。创作有话剧《红旗飘飘》(合作)。译作还有《哈代短篇小说选》等。

☚ 顾一樵   夏衍 ☛

顾仲彝

戏剧家。1903年生,1965年去世。浙江省余姚县人。先后在上海暨南大学、复旦大学任教授。1957年以后,在上海戏剧学院任教。著有《编剧理论与技巧》,翻译、改编、创作了近50部剧本。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8:5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