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顾仲起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顾仲起1903—1929

江苏如皋人
中共党员。先后参加东征和北伐。在武汉曾参加沈雁冰等组织的文学团体上游社。著有《生活的血迹》、《笑与死》、《爱的病狂者》等。
原名:顾自谨

顾仲起

顾仲起生平记略
顾仲起的生活道路及创作简况
顾仲起
巴 彦
巴 彦
新文学史料1980年2期
扬州师院学报1983年3期
中国现代作家与作品(上海)第68页
顾仲起

顾仲起1903—1929

小说家。原名自谨。江苏如皋人。1919年在通州师范学校读书时开始发表诗文。1922年因参加学生运动被开除。次年流浪到上海,发表短篇小说《深夜的烦闷》《最后的一封信》《风波之一片》等。作品多以自己的经历为题材,控诉旧社会的罪恶,感伤中含有反抗精神。1924年初赴广东进入黄埔军校,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北伐时期担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军连队党代表。1927年秋回上海从事小说创作。1928年回如皋领导农民暴动,失利后再回上海,后加入太阳社,与同人创办《太阳月刊》。1929年初自杀。著有短篇小说集《生活的血迹》《笑与死》,中篇小说《坟的供状》《爱情之过渡者》《葬》,长篇小说《残骸》等。

☚ 沈起予   罗淑 ☛
顾仲起

顾仲起1903—约1929

原名顾自谨。江苏如皋人。生于破落地主家庭。五四时期在南通通州师范学校学习,在新思潮影响下,开始在本地报纸发表反帝反封建的白话诗文。1922年因参加进步学生运动被学校开除。1923年流浪到上海,先后以卖小报、当搬运工、拉板车、做乞丐为生,饱尝了社会底层生活的种种痛苦,这为他日后的小说创作积累了有用的素材。1923年在郑振铎的鼓励下开始在《小说月报》发表《深夜的烦闷》、《最后的一封信》、《归来》、《风波的一片》、《碧海青天》等短篇小说。这些作品运用写实手法,在感伤忧郁的笔调中透露出作者对旧社会的诅咒与反抗,发表后引起读者的注意。1924年初离沪赴广东入黄浦军官学校,不久加入共产党。大革命时期参加过东征和北伐,曾担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军连队党代表和政治部宣传工作。“四·一二”政变后,流亡于如皋、上海、天津等地。1928年初参加蒋光慈、钱杏邨等人发起的太阳社,并勤奋写作。写于其时的中篇小说《残骸》,反映了他从1923至1927年痛苦曲折的生活经历。1929年初,因政治上的苦闷、生活上的极端贫困以及失恋,投黄浦江自尽。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集《生活的血迹》、《爱的病狂者》(均1928年)、《笑与死》(1929年)、《爱情之过渡者》、《坟的供状》(一名《塚上的供状》,(1929年),中篇小说《葬》等。其中《生活的血迹》、《残骸》、《坟的供状》三十年代被国民党政府查禁。

☚ 顾民元   顾明道 ☛
00004809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9:3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