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1. 安阳市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1. 安阳市 1. 安阳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七大古都之一。位于河南省北部。辖林州市及安阳、滑、内黄、汤阴4县(1998年底)。商代后期(约前14世纪末),第十代君王盘庚自奄迁都于此,《竹书纪年》:“盘庚即位,自奄迁于北蒙曰殷。”因称殷都,商亦称殷、殷商、商殷,今安阳市西北郊之小屯村,即殷都所在,为我国发现有宫城遗址、甲骨文字和青铜器的最早的古都,后世称为殷墟。城址周长约20公里,有53处规模宏大的宫殿基址,周围有密集的居民点、手工业作坊和墓地。商代都此273年,传八世十二王至帝辛(殷纣王),约当公元前11世纪时,为周所灭,殷都与纣之别都朝歌亦因之残破,化为废墟。战国属魏,名宁新中。秦昭襄王五十年(前257),王龁率秦军拔之,更名安阳,为安阳得名之始。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始置安阳县,城址在今安阳市东南。汉废县,为河内郡荡阴县地。三国为魏冀州荡阴县地。西晋为司州荡阴县地。北魏为安阳县,天兴元年(398)筑新城,东魏废。隋开皇十年(590)置魏郡,治安阳。唐置相州,天宝元年(742)改相州置邺郡,仍治安阳。乾元元年(758)复称相州。宋仍之,景德三年(1006)以北魏城为基础进行增修,周十九里。金升彰德府,元改彰德路,明复为彰德府,洪武(1368—1398)初,改筑安阳故城。清为安阳县,彰德府仍治此。民国元年(1912)为彰德府治所,民国二年称安阳县。1949年设安阳市。文物古迹有殷墟、天宁寺塔、昼锦堂、高阁寺等。其中殷墟为著名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市西郊之珍珠泉,古柏参天,泉汇成湖,蓝天白云绿树倒映一泓清碧之中,景色清丽。宋韩琦《安阳好》词:“曼衍山川环故国,升平歌吹沸高楼。……花外轩窗排远岫,竹间门巷带长流,风物更清幽。”旅游工艺品有地毯、草编、柳编等。 ☚ 五、安阳、濮阳、鹤壁旅游区 天宁寺塔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