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1.土地资源适宜性评价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1.土地资源适宜性评价

1.土地资源适宜性评价

甘肃土地资源类型多样,为农林牧各业的综合发展和门类齐全的多种经营提供了充分的可能条件。依据《甘肃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的资料,全省各种土地资源中,适宜于农业利用的土地549.88万公顷,占宜农耕地的88.18%,实际耕地347.93万公顷,占宜农总土地的17.47%,现状耕地484.88万公顷,占宜农耕地的63.28%。在可利用的宜农耕地中,按土地资源质量评价的等来划分,有一等地22万公顷,占宜农地的4.24%.主要分布于省内河流沿岸及冲积洪积平原,灌溉耕作方便,土壤肥力较高,旱涝保收。代表性土壤为耕种黄棕壤、灌溉灰棕壤土、棕漠土、渗育水稻土等;有二等地24.66万公顷,占4.49%,分布相邻于一等地,限制性因素小,代表性土壤有厚、薄灰灌漠土、薄层暗灌漠土、二潮土、耕种石灰性草甸土等; 有三等地47万公顷, 占8.55%,主要分布在易被水蚀、地下水位较高的河流边缘和塬平台地。土层较薄,土壤肥力不足是主要限制因素。代表性土壤有薄层灌溉漠土、灌淤土、粘化黑垆土、耕种褐土和棕壤土等; 有四等地154.93万公顷, 占28.18%。主要分布于省内低山丘陵地带,主要土壤有石灰性褐土、淋溶褐土、黑垆土、栗钙土、黑钙土等,限制性因素表现为土壤季节性侵蚀严重, 干旱等自然灾害多;有五等地244.93万公顷,占54.54%,大部分分布于陇中干旱半干旱黄土丘陵区和祁连山一带,主要土壤有黄绵土、耕种棕钙土、灰钙土、风沙土和山地草甸等,干旱、低温是主要限制因素,产量低而不稳。
全省有宜林地803.23万公顷,占宜农用地面积的25.52%, 现状林地396.65公顷, 占宜林地面积的49.38%,考虑到与林木生长有关的水热、土层、养分等条件评价,宜林地中的一等地238.09万公顷, 占29.64%; 二等地9.37万公顷, 占1.17%, 三等地123.63万公顷,占16.22%;四等地300.47万公顷,占37.41%;五等地125万公顷, 占15.56%。此外,还有大于25度的15.52万公顷宜林地,现为耕地,需逐步有计划地退耕还林。
全省有宜牧地1 699.24万公顷, 占宜农用地的53.99%,现状牧地1 606万公顷,占宜牧地的94.51%。宜牧地中,一等地11.68万公顷, 占0.69%, 主要分布在甘南草原和祁连山麓水草茂盛的地区, 海拔2 500—3 200米;二等地671.83万公顷,占3.95%。分布部位与一等地相依; 三等地436.38万公顷, 占25.68%,主要分布在祁连山和西秦岭山地的浅山丘陵带; 四等地608.35万公顷, 占35.8%,分布于河西、甘南、临夏等地的浅山丘陵区, 植被覆盖度一般为30%—40%; 五等地575.64万公顷, 占33.88%, 限制因素多, 覆盖度约15%。
有暂不宜地1 445.82万公顷, 占全省总土地面积的31.82%,主要在河西地区,其他各地也均有分布,改造难度大。

☚ (二) 对土地资源利用的分析评价   2.土地资源潜力分析 ☛
00018899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0:1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