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1.三年恢复时期(1950—1952年)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1.三年恢复时期(1950—1952年) 1.三年恢复时期(1950—1952年)1949年11月23日,青海省军政委员会生产贸易专门问题委员会,对原工商业者阐明了青海省的贸易方针。即以国营贸易为领导,团结广大的正当的大小工商业者,进行物资交流, 凡有益于国计民生的正当工商业者一律保护, 坐商及摊贩的职业得到稳定, 营业迅速恢复。1950年, 西北军政委员会贸易部下达商政工作方针,鼓励城乡互助, 组织物资交流, 奖励土产输出, 指导私商合法经营, 成立市场管理委员会, 组织管理主要商品交易, 稳定了市场秩序。 青海省工商厅颁发了《工商管理暂行规定》、《摊贩管理暂行办法》。决定实行新市制 (斗是新斗每斗16斤、 秤为16两、 尺为市尺), 禁止银元、铜元流通, 启用人民币。 1951年颁发 《明码标价和加工订货管理办法》。 同年6月, 省人民政府商业厅颁发 《粮食、牲畜、皮毛交易市场管理暂行办法》, 适时制约了违法经营, 整顿治理了市场。 1951年11月10日, 牧区民族贸易会议召开, 确定重新建立集市, 在牧区恢复和发展集市贸易开展物资交流。 1952年11月9日, 青海省首届土特产品物资交流会在湟中县鲁沙尔召开, 陕西、甘肃等省贸易代表团光临大会。 果洛贸易队赶运300多头牦牛, 驮运羊毛, 经过27天的长途跋涉, 参加物资交流大会,将羊毛卖给国家, 换回粮食、茶叶等特需商品, 交流会签订合同协议19件, 成交额60万元。 三年恢复时期, 国营收购农牧副产品6797万元, 社会商品零售额15746万元, 集市贸易走向繁荣。 ☚ (二)新中国成立后 2.社会主义改造时期 (1953—1960年)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