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1905年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1905年

1905年


2月

邓实主编的《国粹学报》月刊在上海创刊。
姬文在《绣像小说》上发表章回小说《市声》。


3月

蒋智由发表《中国之演剧界》(《新民丛报》第65号)。


4月

颐琐在《新小说》上发表章回小说《黄绣球》。


6月

金松岑发表《论写情小说与新社会之关系》(《新小说》第17号)。

☚ 1904年   1905年 ☛

1905年

1905年

曾朴的《孽海花》20回本由小说林社出版。
徐念慈的科幻小说《新法螺先生谭》由小说林书社出版。
反映旅美华工生活的小说《苦社会》(未署名)由上海图书集成局刊行。
姚鹏图在《广益丛报》上发表《论白话小说》。
林纾翻译的《迦茵小传》由商务印书馆出版。此前因有节译本,从而引起全译和节译之争。
著名诗人黄遵宪逝世(3月28日),终年57岁。
邹容死于上海狱中(4月3日),终年20岁。

☚ 1905年   1906年 ☛

1905年

1905年

☚ 1903年   1905年 ☛

1905年

1905年

台湾新竹人王友竹所著《台阳诗话》刊行。另著有《如此江山楼诗存》等。
台湾彰化人洪弃生所著《披晞集》刊行。另著有《寄鹤斋诗集》《寄鹤斋古文集》《寄鹤斋骈文集》《寄鹤斋诗话》《八州游记》《八州诗草》《台湾战记》《中东战记》等。

☚ 1905年   1906年 ☛

1905年清·光绪· 乙巳


文化

美国教会在上海设立圣约翰大学。
2月,刘师培、邓实在上海创办《国粹学报》,其宗旨为“发扬国学,保存国粹”。
3月28日,清廷专为王公大臣子弟设立贵胄学堂。
9月27日,马君武、陈去病、柳亚子等人在东京创办《醒狮》月刊,以反对专制政体、反对君主立宪为宗旨。
11月26日,同盟会的中央机关报《民报》在东京正式创刊。孙中山在发刊词中第一次提出 “三民主义”。到1910年2月停刊,这是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政党报刊。
日本鸟居龙藏,在旅大地区作初步考古调查的基础上,深入到整个辽东半岛以至东北的大部分地区调查,并进行发掘。这次考察一直延续到1909年。
由格林韦德尔和勒科克率领的法国考察队第三次来新疆,前后三次考察窃取中国大量宝贵文物,特别是克孜尔石窟和柏孜克石窟的大量壁画。
6月,黄兴、宋教仁、陈天华在日本创办《二十世纪之支那》杂志,宣传反清革命。
9月,清廷下诏,命次年开始,停止乡会试,各省岁科考亦停,一切士子皆由学堂出身,千余年的科举制度,至此遂废。
9月13日,上海震旦学院部分爱国师生马相伯、严复、熊师复等自办复旦公学。1917年改名复旦大学。
12月6日,清政府设立学部,国子监并入,对“癸卯学制”略有修改。


政法

1月13日,美国照会各国,利用日俄战争,第三次提出对中国“门户开放”政策。
4月24日,清廷允修律大臣伍廷芳、沈家本之请,删除刑法中凌迟、枭首、戮尸等项。
5月10日,因美订立排斥华工之案,且苛待在美华侨,上海工商界召开商务总会会议,决议发起反对美迫害华工,抵制美货运动,全国各地响应。7月20日,上海商务总会分电全国各大商埠抵制美货,反美爱国运动进入高潮。
7月16日,清廷派载泽等5位大臣分赴东西洋各国考察政治。
7月,孙中山在东京联合兴中会、光复会、华兴会等团体70多人召开同盟会筹备会,开始筹建资产阶级革命政党。8月20日,中国同盟会在东京召开成立大会,通过了《中国同盟会总章》和《军政府宣言》,制定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的政治纲领,推举孙中山为总理,黄兴为执行部庶务长。
8月13日,中国留学生1 300余人在东京召开欢迎孙中山大会。孙中山在会上发表《中国民主革命之重要》的演说,批判保皇派所谓 “由专制而君主立宪,由君主立宪而始共和”,中国“只可立宪,不能革命”的渐变论和庸俗进化论。他强调只有采用暴力革命的手段,推翻清王朝的封建统治,中国社会才能迅速进步。
9月5日,日俄战争结束后,日俄两国于美国朴茨茅斯签订和约,俄承认朝鲜为日本之保护国,并割让库页岛之南半部、旅顺大连转租与日本,南满铁路并同地方附属一切权益,均无条件让与日本。
11月18日,清廷命政务处王大臣等筹定立宪大纲。
11月25日,清廷派政务处王大臣设考察政治馆,“延揽通才,悉心研究各国政治”。
12月22日,《中日会议东三省事宜条约》签订。日俄战争后,日本夺取俄在东三省南部权益,为迫使清廷承认,遂于11月17日起,中日全权大臣开始会谈东三省事宜条款。清政府承认《朴茨茅斯和约》中俄两国转让与日本之南满各项权利。


经济

2月10日,中国会同15国续修通商进口税善后章程。
8月22日,清廷设户部造币总厂于天津。
11月19日,订铸造银币及行用章程。
12月1日,《中德青岛海关协定》成,德交还海关。
荣宗敬于无锡创办振新纱厂。
张謇在南通办泽生水利公司、资生冶铁厂、颐生酿酒公司。


军事

8月5日,所有京城王城练勇皆改巡捕。
11月28日,中德订立《胶高撤兵善后条款》。德国将1900年派驻胶州、高密军队撤回青岛。


1905年清·光绪· 乙巳


地学

张相文根据日本教材和西方学者的著作编写《地文学》和《最新地质学教科书》等,系统介绍了近代地学知识。其中尤以《地文学》一书最为重要,它是国内最早的自然地理教科书之一。
邝荣光绘制《直隶省(现河北省)地质图》、《直隶省矿产图》,为中国最早的地质图。


医学

全国教会医院达166处,诊所241处。
周雪樵在上海主办《医学报》。


工程技术

4月,京汉(北京一汉口)铁路南、北两线筑成,郑州黄河铁桥起建,该桥长为3 000多米,是当时国内最长的钢桁架桥。
5月,江南制造局的船坞及轮船、锅炉机器三厂始与制造局分开,单独成立江南船坞,除修造清政府的军舰外,还代修华洋官商各种轮船。
5月23日,张謇在上海招集商股设立渔业总局上海分局,用新技术捕鱼。
9月25日,商部顾问张謇,四品卿衔汤寿潜、候补道许鼎霖等奏准创设上海大连轮船有限公司。
同日,福建绅商奏准铁路自办,命前内阁学士陈宝琛为总办。
9月,京(北京)张(张家口)铁路在詹天佑主持下动工兴修。京张铁路全长200千米,地势险要,中隔高山峻岭,石工最多,桥梁有2 300多米,设计施工十分艰巨。至1909年4年间,他带领学生及其他工程技术人员,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采用新技术、新办法,降低了工程成本,缩短了工期,提前2年修成该铁路,并为中国培养了第一批工程师。洋人认为中国人办不到的事,他办到了,为我国铁路建筑史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10月,株(洲)萍(乡)铁路竣工。
11月13日卢 (沟桥)汉(口)铁路竣工。
12月28日,粤汉铁路开始破土兴建。
日商大仓组与奉天官方订立合同,成立本溪湖煤铁公司。日本建成安奉轻便铁路。
是年,袁世凯于天津设实习工厂,培养技术工人。


1905年


物理学

菲力普·冯·伦纳德[德]因研究阴极射线,被授予诺贝尔物理学奖。
爱因斯坦[瑞士]发表了三篇对于20世纪的科学发展起决定作用的重要论文。第一篇论文提出了相对论,从绝对光速论证了能量与质量都是相等的;第二篇论文说明了勃朗宁运动(即分子在液体中的随机运动);第三篇论文说明了光电效应。后两篇论文对发展量子论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施韦勒[奥]提出关于经验蜕变定律的解释——这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进步。蜕变定律是:每个原子的衰度几率和时间的关系是衰变期愈短,衰变几率自然愈大。他认为可以广泛应用于所有原子过程。
郎之万[法]研究气体电导率,得出成果,建立了顺磁性及抗磁性电子理论。
郎之万[法]独立得出了物体的质量等于光速的平方除以它们的能量的结论,用公式表示就是E=mc2
斯莫卢曹斯基[波]和爱因斯坦[瑞七]共同对布朗运动进行研究,在布朗运动理论的基础上,创立了胶体凝聚的动力学理论和电动力学作用理论,为胶体系统的动力学理论奠定了基础。
兰彻斯特[英]提出飞翼举力的环流和涡旋理论。
波尔茨曼[奥]提出宇宙起伏说,认为宇宙中存在着偶然出现的地区,那里发生着违背热力学第二定律的过程。


化学

阿道夫·冯·贝耶尔[德]因研究有机染料、碳氢化合物及芳香剂等有机化合物,被授予诺贝尔化学奖。
玻特伍德[美]发明用铀矿的含铅量及铀的衰变速度来测定地球年龄的方法。
斯佩西亚[意]利用温差籽晶生长法制备水晶,成为人造水晶工业的技术基础。
科布伦兹[美]将红外光谱和各类有机分子的结构系统地联系起来,使红外光谱在结构分析上获得广泛应用。
塔曼[德]首先提出玻璃为过冷的液体,对晶体的晶核生长和发展作了系统研究,研究晶核数目及晶核发展速度与过冷度之间的关系。用热分析法研究合金,为现代金相学奠定基础。
哈伯[德]和波许根据化学热力学原理,研究和计算氢、氮、氨在各种温度和压力下的情况,发明从空气中的氮合成氨的实验方法。这种方法乃是固氮工业及氮肥工业的创始。
维尔斯塔特[德]开始叶绿素的研究,并更系统地继续其酶化学的工作,获得多种较纯的酶。


生物学

斯塔林[英]和贝利斯[英]发现一种无管腺体分泌物,定名为荷尔蒙——激素。
布莱克曼[英]提出光合作用的限制因子律。


天文学

白里恩[美]发现木星的第七个卫星——木卫七。
德国设立林登堡高层气象台。
P.洛沃耳[美]发现海王星以外存在有第9颗行星。


地学

美国卡内基研究所地磁部开始世界海洋的地磁观测。
E.拉曼[德]开始建立欧洲土壤学的体系。
埃克曼[瑞典]明确风与海水的关系,建立海流理论。
赫伯森[德]首先提出自然地理区划方案。主要以气候为基础,把世界分为15个自然地理类区,表现出气候的规律性,区域出现在每个大洲的相同位置上,该理论对区域地理研究具有重大影响。


医学

罗伯特·科赫[德]因对肺结核的研究贡献,被授予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绍丁[德]和霍夫曼[德]发现梅毒螺旋体。
马林[美]通过考察、实验发现,动物缺碘会引起甲状腺肿大,故倡议向城市饮水中加含碘化合物。


工程技术

J.A.弗莱明[英]的波长计应用于所有无线电设备中。
伯克兰德[挪]和法拉第[挪]应用电弧法固氮。
格德[德]发明旋转式气泵。
布里奇曼[美]发明1万大气压的超高压装置,用来研究物性。
第一批双向留声机问世。
最早的双汽轮机驱动的定期邮船下水。
莱特兄弟[美]创造了驾驶自己研究的飞机在30分钟内飞行25英里 (40.23千米)的纪录。
G.马可尼[英]发明定向无线电天线。
伦敦地铁系统的电气化完成。
皮特[英]应用上世纪发明的轨道电路,发明由信号灯的颜色或亮度显示的火车轨道信号装置,这是铁路运输史上的重要发明。
英国制造“无畏号”主力舰,排水量17 900吨,配备10门10厘米口径的火炮,用汽轮机驱动,航速每小时21海里,同时制造了兼有主力舰炮威力和巡洋舰航速的巡洋主力舰。


1905年


文化

波兰小说家亨里克·显克微支获诺贝尔文学奖。
理查德·施特劳斯的歌剧《莎乐美》在德累斯顿首演;两年后在纽约演出,引起轰动。
法国作曲家德彪西作管弦乐组曲《大海》。
波兰库曼诺夫斯基与青年作曲家菲梯尔贝尔格、鲁瑞茨基等在华沙组成了以创作波兰现代新音乐为纲领的小组,称之为“年青波兰”。
德国亨利希·曼的《垃圾教授》完稿。该书把社会心理小说和讽刺小说两种结构融为一体。
日本夏目潄石发表第一部长篇小说《我是猫》。
列宁在《党的组织和党的文学》中提出了无产阶级文学的口号。
泰戈尔在印度第一次民族解放运动高涨期间,创作了很多爱国主义歌曲,创办了宣传进步思想的《宝库》杂志。
德国李凯尔特的哲学著作《历史哲学问题》一书出版。
奥地利马赫主义的创始人马赫的哲学著作《认识与谬误》一书出版。
法国彭加勒的主要哲学著作《科学的价值》一书出版。
克罗齐写作《作为纯粹概念科学的逻辑学》。


政法

俄国爆发1905年革命。1月22日,俄国彼得堡工人游行请愿,在冬宫前,沙皇军警开枪射击,死伤千余人,称“流血星期日”。自5月起,各地不断发生示威运动,乃至与沙皇军队巷战。6月,黑海舰队的铁甲舰“波将金号”起义。10月,全俄总政治罢工。尼古拉二世于10月17日发表《赐予人民政治自由》宣言,允许言论、出版、集会、结社等自由,并扩大选民范围,借以笼络人心。同日还成立了 “10月17日同盟”,即 “十月党”。12月,莫斯科工人武装起义。
3月31日,德皇威廉二世到摩洛哥的丹吉尔访问,发表威胁性演讲,要求一切国家在摩拥有同等权利,并强调摩洛哥苏丹是“绝对独立的君主”。同时又派使团到非斯,促使摩洛哥苏丹拒绝法国的“改革”方案,并坚持要由国际会议来解决摩洛哥问题。德法关系极为紧张,史称“第一次摩洛哥危机”。
6月,美国社会党左派比尔·海伍德领导成立了“世界产业工人联盟”(简称产联)。
8月31日,瑞典和挪威进行谈判,正式废除《瑞挪联盟法》。挪威重获独立。选丹麦亲王查理为国王,称哈康七世。
10月16日,印度总督寇松颁布孟加拉分省案,遭到孟加拉首府加尔各答人的抗议,全城举行大示威,宣布这一天为“民族致哀日”。
11月,日本伊藤博文到朝鲜,威逼订立《日韩新协约》。伊藤博文任统监于汉京(今汉城),朝鲜沦为日本的保护国。
奥地利贝尔塔·弗赖弗劳·冯苏特纳获诺贝尔和平奖。
是年,法国社会党和法兰西社会党组成了“统一社会党”。
罗马尼亚与希腊断绝外交关系,大批希腊人被罗马尼亚政府驱逐。
克里特岛人民举行反土起义。希腊议会通过合并克里特案,各国不置可否。
阿富汗部分知识分子受俄国革命影响,主张君主立宪。阿布都·甘尼发起“少年阿富汗运动”。
暹罗开始废奴隶制。


经济

2月4日,美国迫使多米尼加订一项协议书,将全部关税交给美国掌管。
印度全年预算中,军费、英国殖民贡品(借款利息等)以及政府机关经费,耗去4 400万英镑,占全年收入的四分之三以上。


军事

1月9日,日军攻陷旅顺口。3月,日俄陆军在奉天(今沈阳)附近决战,日军获胜。5月28日,俄国从欧洲增派的舰队在对马海峡被全歼。9月5日,日俄战争在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调停下,在美国朴茨茅斯订立《朴茨茅斯条约》。日本获得库页岛南部并取得旅顺和大连的租借权、长春至旅顺间的铁路及其支线的管辖权。
英国开始建造“无畏舰”级的新式装甲舰,其体积、装备和航速均超过了旧式军舰。

1905(光绪三十一年)


1月2日

广东官银钱局成立于广州。1917年5月8日停业。(107,1009页; 402,733页;363,203页)


1月13日

日俄战争爆发后,美国国务卿海约翰重申美国的 “门户开放” 政策。“美国致力于加强及永续一个维持中国完整及东方 ‘门户开放’ 的广泛政策,使各国得以享受商业机会及进入权的均等。”(170,459页)


1月20日

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袁世凯奏请以银120万两作抵,发行直隶公债480万两。1月23日得到清政府的批准。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由省举办的公债。其中一部分硬行摊派天津、保定绅商购买,大部分由外国银行或洋行贷借。(《袁世凯奏议》,1066-1067页; 李宗一: 《袁世凯传》,北京,中华书局,1980,143页)


1月29日

黑龙江广信公司成立于齐齐哈尔,资本由官府出银20万两,附商股312 300两。官督商办。发行官帖。1919年广信公司与黑龙江官银号合并为黑龙江省广信公司,系省属官办。1930年9月1日停业。(359,88、168页;107,1008页。成立及停业时间据363,203页)


3月10日日

军占领抚顺,成立抚顺采煤所,开采抚顺煤矿。1907年4月1日,“满铁” 接管抚顺煤矿。尽管1905年12月22日签订的 《会议东三省事宜正约》 附约第4款规定,日本在日俄战争期间 “占用之中国公私各产业,在撤兵时悉还中国官民接受”(102,340页),但经清政府反复交涉,日本拒不交还(138,1分册,24-77页)。1909年9月4日,中日签订 《东三省交涉五案条款》,清政府承认日本有开采抚顺、烟台二煤矿之权。1908年抚顺煤矿产量为49万吨,1926年达685万吨。1936年959万吨,占东北煤产量的77%,占全国煤产量的30%。1923年以后,抚顺煤产量已超过开滦矿,成为全国第一大矿,在东亚也首屈一指。1912—1936年,抚顺共产煤125 878 431吨,年均5 035 137.24吨。在不足30年的时间里,日本就从抚顺掠夺煤炭12 781万吨,其中直接运往日本的有2 076万吨。(396,100页; 附表二; 419,42页)


3月22日

按袁世凯的意旨,中比签订 《临城矿务借款合办合同》。临城矿务局向比利时卢汉公司借法金300万法郎,约合银92.3万两。合办批准之后,“直隶临城矿务局暨卢汉公司须即接收临城旧局所有产业、房屋、矿井、机器”。30年本利还清后,合同作废。15年之后,临城矿务局可将此合同停办(102,289-291页)。1920年3月21日,合同期满15年。在合办的最后六年(1915—1920年) 间,共亏损180余万元,故卢汉公司让中国收回该矿,改为官商合办。(352,39-43页)


3月

清政府开始考虑设立南北洋间的无线电,广东尤为积极,很早便在督署内及马口等要塞,并广海等江防舰艇设置无线电机,由丹麦人那森承办。这是我国最早使用无线电的地区。(317,116页)


4月5日

电报局与大北、大东公司订立 《联合齐价摊分合同》 12款。“所有中国与欧美来往电报报资全数由电局交与大北公司”,大北公司与大北、大东、太平洋商务水线、德荷公司结算清楚后,“于净得之报资内”,提出将46.08%交与电报局。允许太平洋商务水线公司之菲律宾至上海的水线(1902年7月敷设完成) 以及德商德意志荷兰电报公司之亚波(一作耶浦。大概在荷属东印度) 达上海的水线登陆。(102,294-299页; 602,125、126、130页)


4月23日

1898年5月山西商务局与福公司签订的 《合办矿务章程》 中有办铁的内容。至此福公司与中国铁路总公司签订 《拟设山西熔化厂并合办山西潞泽平盂矿务合同》。中国愿与福公司合办平盂潞泽等处铁矿,以及化铁需用之煤与炼焦炉。中国自筹资本,准在晋省设立国家熔化厂,将中国与福公司合办铁矿之铁砂交由国家熔化厂炼成铁砖,以便易于火车转运。冶炼铁矿之权收回到了中国手中。(325,63页; 352,88页)


4月

两江总督周馥等奏准将江南制造局的船坞从江南制造局划分出来,归海军部领导,改名江南船坞,采取商业化的经营方针。1912年4月,北洋政府将江南船坞划归海军部直接接管,改称江南造船所。江南制造局则成了专门生产军火的工厂。辛亥革命后改称上海制造局。1917年改名上海兵工厂。(339,98、100页)


5月4日

北京电报局以5万元为代价赎回由丹麦人濮尔(生于1900—1901年) 在北京、天津间开设的长途电话。(317,114页)


5月

1902年8月杜业尔擅自与法国立兴公司订立制造3艘商轮的合约虽已废止,但一艘商轮已动工,不得不于是月接续制造,1905年10月30日下水。这是福建船政局制造的一艘最先进的商船,也是清代船政局制造的最后一艘船舶。(338,304页)
5月 横滨正金银行在奉天开设办事处。至1917年,正金银行共在东北设有9个分支机构,牛庄设分行,大连、辽阳、旅顺、奉天、铁岭、安东、长春、哈尔滨设办事处。(346,66、68页)


5月—1923年1月

5月9日,直隶总督袁世凯奏请修筑京张铁路(北京丰台至张家口)。与中英公司达成协议: 以关内外铁路预存6个月英国债款(1898年3月关内外铁路向中英公司借款200万两,10月向汇丰银行借款230万镑。见123,30、32页) 本息为条件,将该铁路余利拨为开办京张铁路之需。5月,成立京张铁路总局和工程局,以詹天佑为总工程师兼会办(副局长)。10月,京张铁路开工。原计划需时6年,1909年9月24日提前两年完工,长201.2公里。这是中国人自己兴办、自己筹款、自己勘测、设计、施工的第一条铁路。10月继续向西展筑。辛亥革命期间一度停工。1912年12月恢复施工,因受军阀混战干扰,张家口至归绥(呼和浩特) 段(469.1公里) 延至1921年4月才完工。1923年1月归绥至包头(149.6公里) 完工。自北京至包头全长817.9公里完工通车。(349,69-70页; 318,17-40页; 121,914-916页)


6月2日

清帝批准开设四川浚川源银行。总行设重庆。官股37万两,商股13万两,共50万两。发行银元票,但不多。1907年商股退出,复拨官股13万两,该行成为纯官办。辛亥革命期间,该行歇业。1912年11月重开,筹新资本400万元,实际仅拨入45万两,改成都为总行。军阀一再向该行提取现款,银行资力薄弱,周转不灵。为了收回辛亥革命期间发行的军用票,1915年四川财政厅开始通过该行滥发兑换券。(177,916、934页; 107,1009页。清帝批准开设时间据364,439-440页)


6月28日

英美烟公司指定1903年11月19日根据美国新泽西州法律组成并登记的新的老晋隆洋行(第二老晋隆洋行) 为上海所有纸烟的唯一经销人。英美烟公司持有老晋隆洋行的大部分股票。(114,213页; 144,10页)


6月

日本大阪商船会社开辟了大阪直达汉口的直通航线。(351,236页)


7月2日

庚子赔款以海关两为单位,但折成各国货币支付。《辛丑和约》 中规定了海关两与各国货币的比价。中国按照这个比价在头三年(1902—1904) 分六期支付了本利。各国提出 “现因银价跌落,赔款以银付给,自应照约载原数有加”(105,5249页)。它们说头三年亏欠已达140万镑,经过谈判,减至120万镑,合关平银800万两(刘秉麟:《近代中国外债史稿》,北京,三联书店,1962,39页)。为此,4月26日,外务部及户部与汇丰银行签订 “镑亏借款” 100 万镑,以支付庚子赔款前三年的镑亏(123,38-39页)。是日,清政府与各国互换照会,同意 “中国因用银付款,以致亏欠,现拟以和约关平银800万两之总款一律清还。” 此800万两自1905年1月1日起按年行息4厘,至付清之日为止。同时规定: “所有应还各款……将和约关平银依照各国金钱之价核定,中国或按伦敦市面银价用银付还,或以金钱期票,或以电汇票,均听各国自愿。此项期票、电汇票,中国不拘在何处及何银行可任便照最贱之价或照投标办法购买。”(102,302-306页;213,17页; 《民国档案》1993年第2期,81-82页; 407,3卷,395-396页)


7月3日

福公司的煤井虽已耗费巨资,但迟迟未能出煤,道清铁路的养路费无着。“乃商请英使要求中国外务部将此路归并(中国) 铁路总公司办理,以建筑费作为借款”。建筑费估定为614 800镑,但中国的借款定为70万镑。是日,督办铁路大臣盛宣怀与福公司代表签订 《道清铁路借款合同》 和 《道清铁路行车合同》,中国以该路所有进款作抵、年息5厘、在1916年前不得擅增每年赎还借票之数、或借款全数还清为条件,向福公司借款70万镑将该路收归国有。道清铁路虽然名义上归了中国所有,但 “全部管理经营权都交外人执行,中国仅派一毫无指挥实权的局长实行监督”。1920年12月16日北洋政府交通总长叶恭绰等与福公司总经理签订 《清(化镇) 孟(县) 支路借款合同》。到1925年清孟支路仅修通了清化镇向西至陈庄间的13公里铁路。(102,306-316页; 103,138-143页; 325,47-60页)


7月10日

日商三井洋行与汉阳铁厂签订为期3年的代销生铁合同。“除日本官办若松制铁所归铁厂自行交易外,所有日本各埠均由三井代理售销”。三井取得了独家经销的地位。(《近代史研究》1995年第4期,203页)


7月12日

福建本已有两厂铸造铜元。至此,福建船政局的铜元局又开工铸造铜元。此厂即闽海关的铜币局。结果以亏空43 451两告终。“各省币政之坏,亏耗之多,未有甚于闽省者。”(338,277-279页; 107,901、904、918页)


7月20日

为反对美国迫害华工,上海商务总会通电全国35个商埠,宣告抵制美货行动正式开始。接踵响应的有160个城市的工商界。运动坚持到8月初。(徐鼎新等: 《上海总商会史》,78、86页)


7月

北洋大臣袁世凯聘意大利人葛拉斯为教师,在天津开办无线电训练班,并托葛拉斯代购马可尼瞬灭火化式无线电机,分装于南苑、保定、天津等处行营及海圻、海容、海筹、海琛四艘军舰上,用无线电互相联系。(317,116页)


8月8日

外务部奏准自开常德、湘潭为商埠(105,5385-5386页)。由于学生群众和爱国士绅群起反对,清廷不敢贸然将两地开辟为商埠,但允许外轮在常德、湘潭两地行驶,名为 “寄港地”。(388,234-235页; 刘泱泱主编: 《湖南通史》,近代卷,478-479页)


8月12日

英日签订第二次同盟条约。英国或日本认为包括中国和朝鲜在内的东亚及印度之 “任何权利及利益发生危害时,两国政府应……考虑所应采取之共同方策,以保护此种受威胁的权利及利益”。(137,上卷,2分册,196-197页)


8月29日

美国违反合同(1900年 《粤汉铁路借款续约》(简称 《续约》 ) 第3款规定: “日后美国……抑或须另派受托人,美国公司应与督办大臣商酌,相机照办。” 第17款规定: “美国人不能将此合同转与他国及他国之人。” ),将粤汉铁路股票的2/3卖与比利时。《续约》 规定5年建成,但到1904年才完成石围塘至三水支线49公里,因此招致湘、鄂、粤三省人民的强烈反对,要求废除合同,将粤汉铁路收回自办。是日,中国政府与美国合兴公司达成协议,以675万美元赎回粤汉铁路,赎金由广东、湖南、湖北三省分担。三省急切难得现款,于9月9日向港英当局借110万英镑汇交美方。湖广总督张之洞在与港英政府签订借款110万金镑合同的附件中规定: 修造粤汉铁路如需向外国借款,英国银行有优先权; 如需用机器材料,英厂有优先承办权。湖北境内修造铁路,如需向外洋借款,亦须照粤汉铁路办法办理。(102,318、321、325页; 121,780-781、1172页) 结果落了个 “去美来英” 的结局。(329,208页)


8月

无锡茂新面粉厂原来用石磨。至此,向怡和洋行订购英国钢磨6部开车,每日夜出粉500包。加上原来石磨,每日夜出粉800包。(131,16页)


8月—1914年1月

浙江、江苏人民要求收回1898年10月清政府以 “草约” 形式出让给中英银公司的苏杭甬铁路修筑权,招收商股,合力自办; 并将苏杭甬铁路改成沪杭甬铁路。1905年8月26日商部奏准成立全浙铁路有限公司,招股顺利,实收股本1 065万元。为稳妥保管股款、及时支付工款,1907年9月创办浙江兴业银行。1906年10月杭州闸口至枫泾线及江墅支线(杭州艮山门至拱宸桥,长5.9公里。与正线接轨,以接运水运到杭州的建筑材料) 开工。1909年7月杭州至枫泾线(125公里) 完工,与苏路接轨。1907年8月江墅支线完工(约于1944年拆除)。1910年6月5日,宁波曹娥江段(77.9公里) 开工,1914年完工。曹娥江桥墩已建成,但由于德帝国主义的破坏,未能架设。铁路只修到江边,未能通到宁波。(121,1000、1002、1009页; 318,19、25、26、30页; 115,798页)


9月5日

日俄签订 《朴次茅斯和约》,俄国承认日本在朝鲜有指导、保护、监理之权。俄国将旅顺口、大连湾并其附近领土、领水之租借权转让与日本。俄国将长春(宽城子) 至旅顺口之铁路及附属之一切权利、财产、一切煤矿,转移于日本,俄国将库页岛南部割让与日本。(137,上卷,2分册,198页)


9月26日

1903年7月22日成立于香港的新的美国纸烟有限公司(第二个美国纸烟公司) 改名为大英纸烟有限公司。英美烟公司是它的唯一股东。在中国生产的纸烟是由大英纸烟有限公司生产的。(144,10页; 114,213页)


9月27日

1904年3月14日户部奏请设立国家银行,资本400万两,分为4万股,每股100两,官商各半。作为全国金融核心,可以联络、控制地方的私营银钱业,铸造货币,发行纸币和公债,代表政府整齐币制,统一币值,凡遇市面银根紧急,可由户部发给库款接济。至此户部银行开业。1908年7月28日改称大清银行。同年将资本从400万两增至1 000万两,分为10万股,国家认购5万股,其余的限定由中国人承买。(356,10-11页; 107,1038-1045页; 周葆銮: 《中华银行史》,1编,上海,商务印书馆,1919,22、26-27页。)
9月27日 到1900年,进出上海港的外国船中,轮船已占89.7%。轮船吨位大,吃水深,泥沙淤积严重的黄浦江水道水深已不能适应了。是日,根据1901年 《辛丑各国和约》第11款及附件17,订立 《改订修治黄浦河道条款》,设立修治黄浦河道局。这是个由有关各方组成的国际性机构,在全部十四五名成员中,中国代表仅2名,包括一名洋税务司。“所有改善及保全黄浦河道并吴淞内外沙滩各工,统由江海关道暨税务司管理”。“每三个月须将所办工程及所用各款详细开送驻沪各国领事官备查”。“浚河各工须由江海关暨税务司核准,方能开办”。河工经费全部由中国负担。在此后10年间,中国政府为此拨款累计350余万两,连同借款及征收浚浦捐,总计将近1 000万两。1912年4月4日,又订立 《办理浚浦局暂行章程》,成立浚浦局以代替黄浦河道局。由上海进出口船舶吨数最大的5国各选一人,组成浚浦顾问局,浚浦局拟办之工程、工程进度及财政等事随时报告顾问局。在海关的管理下,黄浦江的修浚取得了显著成效。疏浚以前的吴淞江口,外沙低潮时水深15英尺,内沙仅10~11英尺。到20世纪20年代,黄浦江航道,低潮水深26英尺,在高潮时可达32英尺。3万吨的远洋巨轮,可以安全地进入上海码头。(102,325-327、809-813页; 400,72、382-385页; 319,372-376页; 《上海港史话》,109-132页)


9月

日本棉花株式会社在汉阳开办日信油厂第一工场,原料主要从河南驻马店和湖北省的蔡甸运来,平均日产豆饼1 000枚,豆油40担。翌年5月在汉口设第二工场,平均日产豆饼2 000枚,豆油80担。(403,273-274页)


9—1911年1月

1905年9月(八月) 成立福建全省铁路有限公司(105,第5400-5401页),共筹得股本242万元。1907年7月18日动工修筑厦门对岸嵩屿至江东桥铁路。1911年5月通车,长28公里。(313,2001、2004页; 121,997页)


10月2日

1904年成立的英商华中铁路公司吸收法商东方汇理银行、法国铁路公司、比国铁路公司、华比银行等加入,增资改组为英法合资的华中铁路公司。(307,353、354页; 123,25页)


10月6日

苏州成立商务总会。(418,333、335页)


10月12日

美国铁路大王哈里曼(Harriman E.H.) 为建立一条东起太平洋海岸,联结日本、中国东北、西伯利亚与俄国欧洲部分直到大西洋岸的环球大铁路线,在日本与日本首相桂太郎签订备忘录,组织一辛迪加,筹备资金,购买日本政府获得的南满铁路及其附属物。但备忘录遭到日本外相小村的反对。1906年年初日本宣布备忘录无效。哈里曼梦想破灭。(121,596-601页)


10月24日

外务部奏准自开海州为商埠。(105,5423 -5424页) 但海州开埠工作进展缓慢。直到1926年海州商埠督办公署才划定商埠区域。(张崇旺: 《清末民初淮河流域自开商埠探析》,载 《民国档案》2006年第4期)


10月25日

为解决在中国加入万国邮政联盟以前互相交接邮件、互相承认邮票等问题,总税务司赫德与德国签订 《互寄邮件暂行章程》。但这个章程解决的不是中国与德国之间的邮政问题,而是中国邮政与德国在华开办的邮局之间的问题。这就承认了严重侵犯中国主权的外国邮局的合法存在。“彼此交递之处所,系在通商口岸所设之中、德邮局。”(第1条) “其由内地投寄青岛者,则交德局按户送寄。”(第2条)。在11月3、4日德国与中国总税务司互换的照会中规定: “所有山东内地设立之德国邮局,除合同(即 《暂行章程》) 第一条第二款所载之另认交递处所外,余准行撤退; 惟有高密一处,应俟该处德军撤退,方能照裁。” “另认交递处所” 包括 “北京使馆界内已设之德局一所,系照他国邮局一律办理; 又济南及潍县商埠界外各有已设之德国邮局一处。” 这些是不能撤退的。(102,328-333页; 130,164-165、167页) 1910年7月19日,总税务司安格联、邮政总办帛黎与德国签订 《互寄包裹章程》,再次肯定德国在青岛开办的邮局的合法地位。(102,667-672页)


11月4日

商部奏请厘正各省铁路轨道摺。“查各省现有之铁路工程形势均由各工程师随时酌定,如关内外、京汉两路均轨宽英尺四尺八寸有奇,而正太已微有参差。若不急为厘正妥定,斠若划一之规,恐有此难达彼之虑。……亟宜统筹全局,早著定程。……而后国境以内,凡有轨道之处,均能一气衔接。”(105,5428页; 146,第十一类,交通,路政。)


11月6日

旅美华侨陈宜禧请求修筑新(会)(新) 宁(今台山) 铁路,成立新宁铁路公司,是日公举陈为正总办。1908年已集股270余万元。1906年5月动工,1913年8月完成斗山经公益埠、新会至北街线,1920年完成自宁城(台山) 至白沙支线,共长133公里。这是第一条完全由中国人自行设计、施工、运营的民办铁路。1938年10月日本侵略者进入广州后,不久铁路被拆除,铁轨运去修筑黔桂铁路。(121,947、954页; 331,438页; 349,64页; 2012年6月14日中央电视台4频道,“国宝档案” 栏目)


11月23日

商部奏定 《矿政调查局章程》 24条。各省应迅即筹办矿政调查局。“该局如延请外洋矿师,务须严定权限,与订合同。并先将未签字之合同呈由商部查核无碍方可签字。”(105,5438-5439页; 146,第十类,实业,商务。)


12月1日

中德签订 《会订青岛设关征税修改办法》。“中国按胶海关进口正税实数,每年提拨二成,交与青岛德官,作为中国政府津贴青岛租地之用”。“将从前青岛口岸概行免税之法,改为租界内另行择地一区,作为无税之地,其余均行起征”。漏税、走私等案件的查处,则照1868年 《会讯章程》 之意,“酌情订办”。(102,336-337页; 319,326页)


12月16日

日本外务大臣、大藏大臣向正金银行下达统一满洲币制命令,指令横滨正金银行 “为统一整理中国货币特别是满洲货币,要逐步限禁信用不佳的交易媒介”,如马蹄银、过炉银及乌文钱票等,“取而代之以实施日本银元为基础的币制”。指示正金银行“发行凭票即付票据,用以清理回收(日俄战争时期日军的) 军用票,作为满洲各地的通货”。1906年4月日本大藏大臣发出训令,规定正金银行为统一东北货币的 “执行机关”。1906年9月4日日本政府发布 “关于在关东州和中国,正金银行发行银行券” 的敕令,并且授这种银行券以法定货币的效力,在关东州及清国于一切公私无限制地通用。从1906年10月起大连分行发行1元、5元、10元、100元四种纸币,敕令正金银行成为这个地区的发券中央银行。至此该行遂成为日本在东北的唯一发行银行,同时代理日本政府的国库业务。1913年以敕令授予金票发行权。日本政府还赋予正金银行收存海关收入的特权。大连、安东海关关税收入分别存入正金银行大连分行和安东办事处。根据1906年中日签订的 《交收营口办法另单》,营口海关收入 “暂储于正金银行,将来户部银行分别开设之后,于两银行存储。”(102,356页) 该行陆续在旅顺、辽阳、铁岭、安东、长春及哈尔滨等地设立分行。(346,71-77、91页; 332,111页; 158,48、43页)


12月18日

日俄战争后,1905年10月,日商大仓喜八郎派人履勘本溪湖煤铁矿,绘具图说,向 “关东都督府” 请求开采。12月18日,关东都督府无视中国主权,竟批准了大仓财阀正式侵占本溪湖煤矿,并命名为 “本溪湖大仓煤矿”。1906年1月,举行开井仪式。当年出煤三百吨。(352,第217页; 本书编写组: 《本钢史(1905—1980)》,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5,11页)


12月22日

日本强迫中国政府签订 《中日会议东三省事宜正约》 及 《附约》(又名《北京条约》),迫使清政府 “允诺” 俄国让与日本在南满的侵略特权,允许开放凤凰城、辽阳、新民屯、铁岭、通子江、法库门、长春、吉林省城、哈尔滨、宁古塔、珲春、三姓、齐齐哈尔、海拉尔、瑷珲、满洲里等16个城市为商埠。日本在东北有驻军权,中国军队不得进驻日本驻兵界限20华里以内。安奉铁路由日本 “改良” 和继续经营,以15年为限。在营口和安东划定日本租界。南满铁路所需各项材料豁免一切税捐、厘金。“满、韩交界陆路通商,彼此应按照相待最优国之例办理。”(102,339-341页) 出于避免列强效尤等多种原因,日本在日俄战争期间在营口、安东强征的民地,没有改为日本的专管租界,而是纳入铁路附属地。(316,435页)


12月

赎回粤汉铁路后,鄂、湘、粤三省会议公共条款14条。“三省铁路,各筹各款,各从本境修起”。“恳请将一切浮费概予删除,以恤民力,庶予招徕股商之道,大有裨益。”(121,1021-1022页)


1905年

张本政独资创办政记轮船公司于大连(一说创办于烟台),资本4万元,1910年向邮传部注册领照,资本增至12万元(120,1032页)。1911年已自有轮船3艘,3 328吨。1920年4月1日改组为股份有限公司,增资为1 000万元,向北洋政府注册,将总公司移至烟台。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张作霖借给张本政30万元东北币,后此款转作对该公司的投资。1921年政记公司已有大小轮船17艘,合共16 643吨,成为仅次于招商局、三北的第三大华资轮船公司。(120,1032、1037页; 328,405、481-482页)
是年 简照南(日本华侨) 在香港创立广东南洋烟草公司,资本10万港元。有卷烟机4台,1906年6月19日安装完成,开工生产。先出 “白鹤” 牌。继出 “双喜”、“飞马”牌香烟。因受英美烟公司打击,营业一蹶不振,亏折10余万元,开工仅13个月,即宣告清理拍卖。(148,1-3页。399,92-93页所述停业原因与此不同)
是年 商部劄行各商会 《改良茶业章程》 8条。第8条云: “洁净。……茶叶销场赴外洋,极宜留意。山内摘采烘制之时,房厂人工以及制茶器具等类,宜时时留意,备极洁净。近来有印度、锡兰商人因欲夺华茶销路,每借口华茶不洁,极力诋毁。并绘华人制茶之图,赤足揉践,形容污秽。西人颇为所惑,我华商宜急留意以保华茶声名。”(146,第十类,实业,劝业)
是年 四川全省9家火柴厂(6家在重庆,3家在泸州、广安) 共同成立 “华洋统销公司”。所有的火柴都由华洋统销公司经手。以 “提费缴办公益”、给当地政府一定的报效换得劝业道给予25年专卖权。它按创办的先后规定各厂每年的产销数额,公订价格,并统一销售。这是在火柴销路不畅、各厂滥价竞销的情况下共同成立、有利于大厂、压抑了小厂的垄断组织。(343,13-15页)
是年 户部奏定 《试办京津上海等处银行章程》 6条。户部 “银行既经开办,凡官商军民人等有愿附股及存放款项者,本行一律照收。”(107,1043页)
是年 经矿务大臣唐炯、云贵总督丁振铎奏准,官商集股设立个旧厂官商有限公司。以低息放款与各炉号,待秋季出锡,照市作价,运到香港销售。1909年,改组为个旧锡务有限公司。旋与德商礼和洋行订约购置洗砂、制炼、化验、电机、架空铁索等机械,并聘德人裴劳禄为工程师。1913年,各项工竣,乃开始从事新法采锡。(142,2卷,391页)
是年 云南成立滇蜀铁路公司,计划修筑昆明至叙州(宜宾) 的铁路。为抵制英国修筑缅甸至腾越(腾冲) 铁路的侵略企图,乃将公司更名为滇蜀腾越铁路公司,计划将铁路从昆明延长至腾越。1910年公司被收归国有。(121,第1098、1103-1104页)
是年 清廷批准奉天上交中央的米豆 “永远改征折色”。(395,365页)
是年 安东道钱某在元宝山设七襄丝厂,置备脚踏式木制小纩机170部,改大纩丝为小纩丝,安东才有专营缫丝的工厂。到1914年安东已有缫丝工厂6家,小纩丝机2 151部,资本59 500两。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已有柞丝工厂29家,小纩丝机8 512部,资本351 360两。1923年增至67家,小纩丝机17 853部,资本288 147两,日生产能力7 568斤。“九一八” 事变前,安东尚有缫丝厂42家,年产柞丝8 404箱(每箱120斤)。(333,517-518页)
是年 张謇创办上海大达轮步公司,先后有4艘轮船,航行通沪线。这是上海港出现的第一家中国民营轮船公司。1905年,与大生轮船公司合二而一。辛亥后,与通州天生港大达轮步公司(1904年成立) 及所属码头实行统一管理。1920年,大达轮步公司的资金达30万两。1927年,改称大达轮船公司。(350,66-68页; 《上海港史话》,183、184页)
是年 由东方汇理银行买办朱志尧创办的上海求新机器造船厂开工。资本三四万元。(127,141-142页)
是年 英商开办汉口电灯公司(Hankow Light & Power Co.,Ltd.),资本18.2万元。20世纪30年代中期累增至136万元,发电能力590万千瓦。(394,209页)

1905年

1905年


1月


30日

东京中国湖南留日学生开会,不赞成立宪,主张湖南独立自治。


本月

王汉谋刺杀户部侍郎铁良于彰德,未成,被杀。


3月


27日

《上海警钟日报》 被查封。


4月


3日

邹容死在狱中,年仅21岁。


本月

黄兴、刘揆一策动洪江起义失败。


孙中山走访刚抵伦敦的严复,表示坚持革命主张,不同意严关于改革中国政治应从教育问题着手的意见。


5月


10日

上海工商界召开商务总会会议,议决抵制美货等五项措施,开展反美爱国运动。


6月


24日

黄兴、宋教仁、程家柽等在日本东京创办《二十世纪之支那》 杂志。宣传反清革命。


7月


7日

孙中山自法赴日本,过新加坡时曾晤陈楚楠、张永福等,筹划革命运动。


19日

孙中山抵横滨,旋经宫崎寅藏介绍,与黄兴会晤于东京风乐园,畅谈革命形势;并建议兴中会与华兴会联合,共同致力革命。黄兴表示赞同。


26日

孙中山与宋教仁、陈天华等会晤于《二十世纪之支那》杂志社,商谈统一组织、统一领导问题,并提出联络两广会党进行革命。


29日

宋教仁、陈天华等在黄兴寓所会晤,商讨华兴会与兴中会合作事。


30日

孙中山在东京赤坂区桧町三番黑龙会,召开中国同盟会筹备会议。黄兴、马君武等起草会章。


8月


13日

孙中山出席东京留学生在麴町区富士风楼举行的欢迎大会,发表演说号召与会者摒弃改良主义,走革命道路。


20日

中国同盟会在东京赤坂区灵南坂本珍弥宅召开正式成立大会,到会约一百人。
大会通过章程,确定孙中山提出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十六字为会纲;推举孙中山为总理,黄兴为执行部庶务长,并决定以《二十世纪之支那》 杂志为机关报。


9月


1日

孙中山应邀前往廖仲恺寓所,对廖仲恺、胡汉民等宣讲革命党的性质等问题,并解答对平均地权学说所提出的疑问。


8日

孙中山委派冯自由、李自重二人往香港、广州、澳门联络同志,主盟接收会员。不久,香港兴中会改组为同盟会分会,陈少白任会长。


24日

爱国志士吴樾在北京车站炸清政府出洋考察宪政载泽等五大臣。吴樾牺牲。


10月


6日

孙中山派胡汉民出席保皇党召开和戊戌、庚子死事诸人追悼纪念会,揭露康梁保皇、立宪的欺骗宣传。


本月

孙中山从横滨抵西贡,组织同盟会分会。旅越期间,又在河内、海防以兴办学社为名,组织革命力量。


11月


8日

孙中山抵达上海吴淞。法军参谋长布加卑求见,传达法政府愿助中国革命之意,并派员协助各省调查联络军队。


16日

香港同盟会分会成立,陈少白为会长,郑贯一为庶务长,冯自由为书记长。


同日

孙中山派蔡元培为上海同盟会分会长,其他各省区亦先后派员组织分会或相应机关。


26日

同盟会机关报《民报》在东京创刊,孙中山在《发刊词》中首次将同盟会的纲领概括为“三大主义: 曰民族,曰民权,曰民生”。


12月


4日

留日学生八千余人为抗议日本政府颁布《取缔清韩留学生规则》实行罢课,100余人愤而归国。8日,陈天华决心以死激励大家“共讲爱国”,写了一封绝命书,在东京大森海湾投海自杀,时年30岁。


11日

孙中山经与西贡侨商磋商后,成立广东募债总局,以中华民务兴利公司名义发行千元票面的债券两千张,拟向南洋侨商募集革命经费。


本月

黄兴由香港到桂林。次年春成立同盟会广西分会。

☚ 1904年   1906年 ☛
00002209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23:2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