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1842年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1842年郑复光著成《弗隐与知录》一书,把当时认为奇怪的各种现象,归纳成200余条,用物理、热学、光学等原理加以解释。 地学1842年8月29日,在南京下关江面,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即《江宁条约》)。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西方侵略者以武力打开中国门户,使中国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842年焦耳和楞次先后独立发现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热量的定律,称为焦耳一楞次定律。 1842年齐宁[俄]完成将硝基苯还原为苯胺的反应。 1842年3月,奕经率军反攻宁波、镇海、定海(浙江战役)失败。英军继续进攻江浙,青浦、吴淞、上海、宝山先后陷落。3月11日,台湾军民歼英国侵略军于大安港。7月21日,英军进攻镇江,守军奋勇抗敌,但终被攻陷。8月,英兵数犯靖江,均遭有力抵抗。英军舰队达南京下关江面,向清政府提出议和条件,清廷全部予以承认。 其他1842年卢米斯[美]印制标有等温线与等压线的天气图。 生物学1842年多内[法]发现血小板。 1842年雅可比发明旋转指针式电报机系统。 1842年6月11日,新疆巴里坤地区发生7.5级地震。荆州万城堤决。 1842年马克思任《莱茵报》主编。 1842年10月,魏源根据林则徐所编西方史地资料《四洲志》和其他文献资料,编纂完成《海国图志》50卷,系统地叙述了世界地理和历史,提倡“师夷之长技以制夷”。该书1847年扩充为60卷,1882年增补为100卷。 医学1842年英国宪章派在伦敦召开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决定向议会递交一份有330万人签名的请愿书。5月将请愿书送交议会,但又遭否决。8月,曼彻斯特爆发工人总罢工。 1842年印度卡那尔大公率国人抗英,失败后其领地为英人吞并。 经济1842年魏源著《海国图志》50卷刊行。1847年扩充成60卷,1852年又增补成100卷。 1842年英国议会决定降低700余种进出口货物的关税,羊毛贸易全部免税。 1842(道光二十二年)1月16日内务府大臣敬徵奏准于京师内外城酌设官银号二三座。“此项本银由广储司封贮银50万两内陆续领用,将来生息充盈,再行酌定归本”。(107,467页) 2月16日英国侵略军头目璞鼎查(H.Pottinger) 宣布香港、定海为自由港,“对于任何国家的任何船只,不收任何的关税、港口税或其他捐税”。同月27日,他将英国监督处的全体人员由澳门迁至香港。(407,1卷,320、376页) 4月15日在香港主权还属于中国的时候,英国侵略军头目璞鼎查就以 “香港英国总督”名义发出通告,开办 “香港英国邮局”。(407,1卷,376页;317,15页) 8月27日厦门开关启征。此处所说 “启征”,系指恢复“常税”(原征诸华商民船货物的关税称为商税、华税或常税)的开征。(319,6页) 8月29日作为中国在英国发动的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失败的结果,由钦差大臣耆英、伊里布代表清政府,璞鼎查代表英国政府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江宁条约》,主要内容有: 一,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英国得在五口派设领事。二,中国将香港割让给英国。三,中国赔款2 100万元(包括鸦片烟价600万元,行商欠款300万元,英国远征军费用1 200万元)。四,英国商民“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由部颁发晓示,以便英商按例交纳”。此时制定进出口税则的权力掌握在中国政府手中。这里并没有作出有关协定关税的规定(参看吴义雄: 《鸦片战争前粤海关税费问题与战后海关税则谈判》,载 《历史研究》2005年第1期: 331,178-179页)。“英国货物自在某港按例纳税后,即准由中国商人遍运天下,而路所经过税关不得加重税例,只可按估价则例若干,每两加税不过分”。中国制定税则的主权已经受到了损害。五,废除广东公行制度,英商 “勿论与何商交易,均听其便”。六,由英国在通商口岸的领事“专理通商事宜”,并令英国商人按照议定则例 “清楚交纳货税、钞饷等费”。这就是所谓领事报关制的由来。(101,30-33页。2 100万元赔款的支付情况见303,9-15页) 9月6日、13日、17日《江宁条约》 签订后,中英双方随即于9月初就善后事宜展开谈判,通过换文形成了 《江南善后章程》 8款。其中规定: “英国商民既在各口通商,难保无与内地居民人(等) 交涉狱讼之事,应即明定章程,英商归英国自理,华民由中国讯究,俾免衅端”。英国从此初步从中国获得领事裁判权。《江南善后章程》 实为制定 《虎门附约》 的蓝本。(郭卫东: 《〈江南善后章程〉 及相关问题》,载 《历史研究》1995年第1期; 《近代中国利权丧失的另一种因由——领事裁判权在华确立过程研究》,载 《近代史研究》1997年第2期) 9月20日御史苏廷魁提议 “变通漕务”。上谕以为不可行。“惟欲罢东南之漕,改徵折色,采买西北杂粮转运京仓支放,无论采买之粮,不堪久贮,陆运之费,更甚南漕,而京仓岁需放项三百余万担,恐近畿省份所产杂粮,未必足敷此数。至八旗甲米,每岁不下二百四十余万担,若尽行改给折色,听其自行买食,恐市价腾贵……且王公百官俸禄,悉以杂粮充放,亦与群情未洽。”(104,38册,837-838页) 9月27日耆英等在给璞鼎查的照会中同意与英方 “会议”关税则例,接受了英方协定关税的要求。(吴义雄: 前引文,68页) 11月23日五口通商后,“一切客商,势必舍远就近,往福州、上海、宁波等处,江广两省穷民,无所借以谋生,必将聚而为盗”。是日,谕令两广总督祁贡等 “悉心体察”。(104,38册,901页)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