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啼笑姻缘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啼笑姻缘》《啼笑姻缘》
张恨水(1895~1967)著。长篇小说。1929年在上海《新闻报》附刊《快活林》上连载,1931年三友书社出版,共22回,3年后作者又写续集10回。《啼笑姻缘》主要描写青年学生樊家树与唱大鼓书的姑娘沈凤喜自由恋爱的悲剧故事。作者敢于正面揭露大军阀的丑恶嘴脸,表现了作者的正义与胆识,使作品具有反封建,反强权、反霸道的积极思想意义。此书是一部具有浓郁地方色彩的言情小说,深得读者欢迎,以至于当时文坛中竟有“啼笑因缘迷”的口号,“一部小说之能使阅者对于它发生迷恋,这在近人著作中,实在可以说是创造小说界的新纪录”。(严独鹤)“读者不断致信作者,请求续写,续集写于日本侵占东北之时,书中有民众抗日的描写,日本人禁止续集发行。在以后的二十几年中,一版再版,达十几版。1955年和1957年北京通俗文艺出版社再版。《啼笑姻缘》系张恨水的代表作,也是“鸳鸯蝴蝶派”小说的一大突破,它采用传统的章回小说形式,别出心裁的艺术构思,把描写与人物行动、故事情节有机地融合起来,从而形成一种特殊的艺术氛围,其语言以朴素无华见长。很适应中国人的阅读心理。所以“脍炙人口,尽人皆知,同时期,好像没有任何一部小说,有这样的流行程度”。(沙汀)。《啼笑姻缘》是一部值得肯定的有一定社会意义的小说。 啼笑姻缘评剧现代剧目。徐汲、成骏平根据张恨水同名小说改编。主要内容:民国初年,世家子弟樊家树在北平求学,巧与鼓书艺人沈凤喜相识,进而相恋。后来,沈凤喜又被五省督办刘将军看中,并强娶为妾。以卖艺为生的江湖义士关家父女路见不平,非常气愤。刘将军又要玷污秀姑时,在洞房中被秀姑刺死,为民除了一害,救出沈凤喜。沈凤喜精神失常。 啼笑姻缘 《啼笑姻缘》是张恨水的著名长篇小说,同时也是张恨水的代表作品之 一。《啼笑姻缘》 于1937年,由上海世界书局出版发行。这部小说以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北京为写作背景,通过在京的杭州青年樊家树与天桥鼓书艺人沈凤喜的恋爱悲剧,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与动乱。《啼笑姻缘》在创作上,具有武侠小说的某些特点与传奇色彩,其中描写了来无影去无踪的侠客关氏父女的形象。同时,小说还具有鸳鸯蝴蝶派的言情小说的某些特征,情节性很强。但是这部作品又明显地突破了武侠小说和鸳鸯蝴蝶派言情小说的旧套路和旧的创作方法,真实地塑造了沈风喜这一生动的市民知识分子的形象。作品将人物的恋爱悲剧与市民意识的弱点、军阀统治的黑暗等结合起来,挖掘出个人悲剧的社会根源,因而使得作品呈现出鲜明的现实主义的创作倾向。这部作品历经50余年的沧桑变化,至今仍魅力不减,作品于近年被改编成为电视剧上演,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 ☚ 倪焕之 (3)戏剧 ☛ 啼笑姻缘长篇小说。张恨水著。1929年发表。以樊家树的恋爱为中心,穿插军阀刘国柱霸占民女、关寿峰父女锄强扶弱的情节。作品将言情小说的缠绵悱恻和武侠传奇的惊险紧张熔为一炉,将传统章回的手法和西洋小说的技巧糅合一体,发表后曾风行一时,并被改编为戏剧、评弹和电影。 啼笑姻缘 《啼笑姻缘》新编长沙现代花鼓戏。编剧彭棣华。此剧1980年由南县花鼓戏剧团排演,参加省首届巡回演出戏剧季,获演出一等奖。1982年又获得省文化厅演出百场万元奖和省文联举办的文学艺术创作评奖剧本奖。剧本载《湖南戏剧》1980年第4期,旋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并多次再版。 ☚ 碧螺情 八品官 ☛ 《啼笑姻缘》ti xiao yin yuanFate in Tears and Laughter→张恨水(Zhang Henshui)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