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八章】
‘生乎今之世,反古之道’謂不可,則為學不必做聖人,為治不當期三代耶?此章本旨,須明白言之。
錫夏對:此章‘道’字,先儒以制作言之。今若以道理言之,則三綱五常乃古今之通行,何可以不古若也?但於制作之間,以今視古,則時俗異宜,厥或不知時變,惟古之欲復,則適足以同歸於‘自用、自專’之病矣。此章文義不過如是,而非謂並與其自期者而不可志於古也。
此曰‘雖有其位,苟無其德,不敢作禮樂’,然則人君之德未到聖域者,禮樂征伐皆將不得自己出耶?
魯春對:‘非天子,不議禮、制度,則人君雖未及聖域,議禮、制度自是王者事。’鄭氏云:‘作禮樂者,必聖人在位。’而章句取之者,蓋慮夫在上者之無德有才者妄欲變亂舊章,反不如不作之為愈。今又因此而便以為我非聖人,禮樂何敢論云爾,則雖禮壞樂崩,其將任之而已乎?若征伐之事,又非禮樂之比,又何可廢其權而不自出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