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13_052讀孟子生之謂性章集注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13_052讀孟子生之謂性章集注 讀孟子生之謂性章集注辛丑。性者,仁義禮智。人之所得於天之理也;元享利貞。○中庸或問曰:‘在天在人,雖有性命之分,而其理則未嘗不一。’然則性之與理,只以在天在人而異其名,而其十分圓滿之體,初無毫髮欠剩也。遂庵先生示巍巖性命圖以命為理通,性為氣局,此與朱子本指得相脗合否?生者,知覺運動。人之所得於天之氣也。性,形而上者也;謂形而上者,則是理通也。若性屬氣局,安得為形而上也。氣,形而下者也。人物之生,莫不有是性,是性,即上文所言是也。既曰莫不有,則此當為本然無異之一源。而下文所謂不得而全者,自歸於氣質之性矣。○中庸或問曰:‘在人在物,雖有氣質之異,而其理則未嘗不同。’然則人之與物,只以氣質偏正而異其用,而其十分圓滿之性,初無毫髮欠剩也。遂庵先生論性説曰:‘健順五常,人物之性不同,是則分殊也。’此與朱子本指得相脗合否?亦莫不有是氣。是氣,即上文所言是也。既曰莫不有,則此當為血氣概同之張本。而下文所謂‘若不異’者,與氣質之性所指自不同矣。然以氣言之,則知覺運動,此只指知寒覺暖、趨利避害言,若以識得是非、行得禮義,則奚啻不同。人與物若不異也;人物氣質懸别,而今曰‘若不異’,則非以通蔽開塞言,明矣。以理言之,則仁義禮智之稟,此是舉人物所共賦受底十分圓滿、無毫髮欠剩者而言也。豈物之所得而全哉?語類 ☚ 13_051浩然章問目 13_053讀孟子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