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婁 下】
‘言不必信’章
按:‘不必信果’,趙注引‘子為父隱,親在不許友’為證,精義程楊説其義亦同,惟尹氏‘信果在其中’之説為異矣。朱子於或問則以程楊為善,尹氏為言外之意;而於集注則其自為説,與尹氏同,又載尹氏於後,此似有先後之别耳。然須兼趙注、程、楊與集注説看,恐為全備。蓋不必乎信果而惟以義,則義當信果而信果,義不當信果而不信果,皆在其中矣。
‘博學詳説’章
趙注曰:‘不盡知,則不能要言之。’
‘禹惡旨酒’章
不泄邇,不忘遠。趙注曰:‘近謂朝臣,遠謂諸侯。’
‘天下之言性’章
千歲之日至。按:集注‘千歲之久’似以已往言,而孔疏謂‘雖千歲之後’則以未來言也,義恐較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