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11_075孟子序説考證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11_075孟子序説考證 【孟子序説考證】魯襄公二十二年,孔子生,年十九而娶丌官氏女,二十生伯魚。伯魚五十,先孔子二歲卒。魯哀公十六年,孔子卒,年七十二[1]。孔子卒後,又歷哀公十年,至悼公十三年,即晉哀公之四年,三家共殺智伯。又歷晉哀公十四年,至晉幽公十五年,合二十九年後,魏文侯立,即幽公十三年立,三十八年卒。子武侯立,十六年卒。子惠王立,三十年齊殺太子申。又明年,秦虜公子卬,三十五年孟子至魏,即齊宣王之七年,會平河南之歲也。距孔子始生之年,孟子至魏之年共二百十四年,距伯魚卒百四十四年。故使伯魚年四十晩而生子思子思年六十二而卒,距孟子至魏之年則九十二年。若子思在世時,則百有餘年。然則索隱、孔叢等書所謂‘親受業子思’者,恐不然,而列傳所謂‘受業子思之門人’,是矣。孟子至魏之明年,惠王卒,襄王立。後十一年齊宣王卒,齊湣王立。立十年,燕王噲七年,伐燕,殺噲及相子之。又孟子書首梁惠,次襄王,次齊宣王,次伐燕事,次‘致為臣’去齊。以此兩説考之,史記所謂始見惠王者,是矣。惠王卒後,望襄王之‘不似’,適齊見宣王,因留齊,至湣王伐燕之後去齊也。又史記宣王十八年,宣王喜游學,稷下士至數百人,則安知孟子之不在其中?而又孟子云‘繼而有師命,不敢請,久於齊,非我志’,則其所謂‘師命’,安知非伐燕之事耶?然孟子去齊時,以尹士之語觀之,則宣王死後,孟子或自他國見湣王,未可知也。然則孟子以伐燕為宣王時事者,安知非承上諸章宣王之宣字而誤書耶?或謂襄王、湣王等也,何速於魏而久於齊,去又何‘三宿出晝’也?是不然。襄王則人品卑下,‘不可與有為也’。如湣王,則雖貪於功利,若得回頭信嚮,則其資品可以與為也,是以去之遲也,此何疑也?又按史記列傳及家語等書,皆云曾子少孔子四十六歲,距孔子卒時,曾子僅二十六歲,聞‘一貫’之時則僅二十三四歲也。二十三四時得聞大道,然則孔子所謂魯者,何謂也?以此推之,則非魯也,穎悟固不下顔淵也。且設使伯魚四十而生子思,則受業曾子者是矣。若三十而生子思,則與曾子僅數年之長,豈不學於孔子而學於曾子耶?此甚可疑,故因並及之。 ☚ 11_074孟子經説 11_076讀孟子王者迹熄而詩亡章記疑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