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宫适問於孔子章】
夫子不答。
語類 南宫适大意是説德之可貴,而力之不足恃。説得也好,然説不透,相似説堯舜賢於桀紂一般。故聖人不答,也是無可説。蓋他把做不好,又説得是;把做好,又無可説,只得不答而已。亦見孔子不恁地作鬧,得過便過。淳。○問:‘如何見得以禹稷比夫子?’曰:‘舊説如此。觀夫子不答,恐有此意,但問得鶻突。蓋适意善而語拙,儗人非其倫爾。太史公亦以盜跖與伯夷並説,伯夷傳乃史遷自道之意。’必大。○問:‘明道謂适以禹稷比夫子,故夫子不答。上蔡以為首肯之意,非直不答也。龜山以為禹稷有天下不止躬稼,夫子未盡然其言,故不答。三説孰是?’曰:‘适之言亦不為不是,問得也疏。禹稷是好人,羿奡自是不好底人,何須恁地比並説。夫子也只是不答,緣問得騃。然它意思卻好,所以出而聖人稱美之曰:“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如孟子所謂“孳孳為善者,舜之徒也”,云云。“不以舜之所以事堯事君”,云云。這般言語多少精密!适之問如何似得這般話。’舉似某人詩云云:‘何似仲尼道最良。張僧范寇知何物,卻與宣尼較短長。’
。○問:‘夫子不答南宫适之問,似有深意。’曰:‘如何?’過謂:‘禹稷之有天下,羿奡不得其死,固是如此。亦有德如禹稷而不有天下者,孔子終身為旅人是也;亦有惡如羿奡而得其終者,盜跖老死於牖下是也。凡事應之必然,有時而或不然。惟夫子之聖,所以能不答。君子之心,亦為其所當作,而不計其效之在彼。’蜀録云:必然之中,或有不然者存。學者之心,惟知為善而已,他不計也。夫子不答固有深意,非聖人不能如是。曰:‘此意思較好。’過。
存疑 以羿奡比當世之有權力者,已難於答;以禹稷比孔子,尤難於答,不答須兼此二意。○君子以人言,尚德以必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