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04_096為政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04_096為政

【為政】

【第四章】
‘志學’章圈注胡氏‘不可躐等’之説與程子‘成章後達’之説皆是進就之工程也;‘不可半道廢’之説與程子‘勉進後人’之説皆是勸勉之意。而集注既載説,又存説,何也?曰:説為未學者言,説為已學者説,二説自不同也。為未學者言,故先之以勸勉之意,而後示以進就之工程;為已學者言,故先之以進就之工程,而後示以勸勉之意。譬之登太山則必先勉志乎登太山之巔,然後可尋其登太山之路;既志乎太山之巔而又能登道者,則必知道路之所由,可得終至乎太山之巔矣。二説之意所以不同也。必載兩説,然後孔子之所以為未學、已學者之意闡明無隱。而且其太山巔之所在,則未學、已學者皆所當知也,故復以胡氏‘本心瑩然’之説列於二説之間,此則學者之表的也。其所以勸勉學者於進就工程者,唯在於此。而能知此二者之所在,然後可能從事於進就工程,而欲罷不能,終止太山之巔矣。聖人之言只有一意,而學者之所以法者有二,此所謂‘中道而立,能者從之’。或謂雖有未學、已學之别,而及其勸勉之意,則同一意也。其為進就工程,則同一工程也,何可折以為二?曰:於其未學者,則但云‘成章而達’,而不言所以成章之由;於其已學者,則就其成章裏面下手用工地而言其所繇以成章之道,此所以不可混説也。且其勸勉未學者,則孔子所謂‘雖覆一簣,進,吾(進)〔往〕’之意也;勸勉已學者,則所謂‘功虧一簣’之意也,亦豈可混説哉?或曰:聖人於其三四十之前學未有立而有所疑惑耶?曰:聖人與人同耳,亦或有學知、利行之事,衆人亦或有生知、安行之事。問禮、問官之類,聖人之學知者也;見孺子入井而惻隱之心發於中者,衆人之安行處也。但聖人萬理洞然,而容或有一物之遺焉;衆人雖有一理之了然,而萬理昏塞,此則人與聖人之别也。人與聖人之别只是多寡而已,初無異等隔絶之事也,其所以為學者,何有異於人哉!
【第五章】
‘問孝’四章之説,雖是隨其才之高下而告之,然其為説,其於孝道之表裏、本末無所不備,此等處必其記者之意歟?‘無違’之説就外面事上説,‘父母憂疾’之説就心身裏面説。‘不敬’之説言其敬,敬者,事親之道所繇立也;‘色難’之説言其愛,愛者,事親之道所繇根柢者也。
【第十五章】
孟子曰‘心之官〔則〕思’,故釋‘不思’曰‘不求諸心’;學之為言效也,效其所為,乃是行事也,故釋‘不學’曰‘不習其事’。習其事有兩般:博文,知上事也;約禮,行上事也。斯二者無非習其事。求諸心亦可從兩般做,須於博文上思索其理,乃可致知。而約禮上亦不可專廢思索之工,若無思索之工,則所謂行不著,習不察,而終無以上達天理。是以思之為任本為一項,而周流乎兩事之中,此乃一以貫之也。雖然,其所以致其思者,乃出於效先覺之所為,則思亦可謂之學也。故程子曰:‘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五者廢其一,非學也。’大抵學之一字,合而言之則無所不包,分而言之則求諸心為思,習其事為學。就習其事中又分而言之,則博文為學,約禮為行,唯觀所見為如何耳。是以單言學,則無所不包;以思對學而言,則學專為習其事;以行對學而言,則學專為博文,不可混觀。

☚ 04_095學而   04_097里仁 ☛
00000654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3:47: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