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靈公】
鞭辟
‘辟’與‘驅辟’同,言鞭驅放散之心而近裏。裏,即腔子裏也。
明得盡
明屬知,知之明也。
渾化卻
言查滓渾化而無也。查滓渾化,乃行之之效。卻,語助辭。俗讀‘卻與天地’云,非是。
實理止得非。
言得之於心者與不得於心者不同也。窮理而極其至,實見得是非不可易處也。然程子此言有小可疑,所謂‘實理’是言理之自然誠實處,其下乃曰‘實理者,實見得是,實見得非’,則是以人所見得言之,上下不相應。朱子嘗疑之,以為是記者之誤也。
一個是
是,即是非之是也。
夏小正
記夏時月令之書也。
等威
等,等級;威,儀制。
祭服之冠
古人服其服必以其冠,故有祭服亦有祭冠也。
有旒
旒,貫玉垂下之絲。
法外意
告禮樂而以‘放鄭聲,遠佞人’繼之,此非三代為治之法,故曰‘法外意’也。
義者制事
義根於心,而制事者如利刃在身,件件剖兩片去者,故為制事之本。
心能止弘人。
人與心有運用,能作為;性與道無運用,無作為。故張子解孔子此言曰:‘心之虚靈知覺可以能盡性命之理。’蓋心之所能即人所能也。性理之自然無為,不能檢制夫心之出入變化。蓋性不奈心何,道不奈人何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