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01_157傳之三章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01_157傳之三章

【傳之三章】

問:‘邦畿千里’注‘物各有所當止之處’。
答:小注新安陳氏曰,‘汎説止字’。〇地方一里為井,井十為通,通十為成,成方十里;成十為終,終十為同,同方百里;同十為封,封十為畿,畿方千里。見孟子‘萬乘之國’小注。
問:‘緡蠻黄鳥’注‘人當知所當止之處’。
答:小注新安陳氏曰‘重在知字’。
問:注‘説之辭’。
答:韻會,‘説,解也’。
問:‘穆穆文王’注‘於此究其精微之藴’。
答:於仁究其精微之藴,於敬究其精微之藴,孝、慈、信亦然。〇補亡章‘表裏精粗無不到’,小注饒氏曰:‘如為子必孝,為臣必忠,此是臣子分上顯然〔易〕見之理,所謂表也。然所以為孝為忠,則非一字所能盡,如居〔則〕致〔其〕敬、養致樂、病致憂、喪致哀、祭致嚴,皆是孝裏面節目,所謂裏也。然所謂居致敬,又如何而致敬?如進退周旋慎齊,升降出入揖遜,不敢噦噫嚏咳,不敢欠伸跛倚,寒不敢襲,癢不敢搔之類,皆是致敬中之節文。如此則〔居〕致敬又是表,其間節文〔精微〕曲折又是裏也。然此特敬之見於外者耳,至於“洞洞屬屬”,“如執玉”、“奉盈”,“如(不)〔弗〕勝”,以至“視於無形”,“聽於無聲”,又是那節(目)〔文〕裏面骨髓,須是格之以至於無可格,方是極處。[1]’按:饒氏説足以發明究其精微之義矣。
問:注‘推類以盡其餘’。
答:五者之外,如夫婦、長幼之類。
問:‘瞻彼澳’一節,或曰:‘此與明明德之條目相照應:“如切如磋,道學也”者,格物、致知之工夫也;“如琢如磨,自修也”者,誠意、正心、修身之工夫也;“瑟兮僩兮,恂慄也”者,意誠、心正之功效也;“赫兮喧兮,威儀也”者,身修之功效也。’是如何?
答:或説不是。朱子曰:‘切而不磋,未到至善處;琢而不磨,〔亦〕未到至善處。“瑟兮僩兮”,〔則誠敬存於中矣〕;未至於“赫兮喧兮”,〔威儀輝光著見於外〕,亦未為至善。[2]蛟峯方氏曰:‘瑟是工夫細密,僩是工夫强毅,恂慄是兢兢業業,〔惟其兢業戒懼〕[3],所以工夫精密而强毅。’以是觀之,不可分屬於工夫、功效也明矣。蓋此一節,明明德者之止於至善也:講習討論之事,如切而至於如磋,則格物、致知之止於至善也;省察克治之功,如琢而至於如磨,則誠意、正心、修身之止於至善也。‘瑟兮僩兮’者,至善之德備於中;‘赫兮喧兮’者,至善之容見於外。至於民之不能忘,則十分至善,所以使民久而不能忘也。然則道學、自修、恂慄、威儀,皆言工夫之極止於至善也。若分工夫、功效看,則未安。
問:‘盛德至善’,何以謂之盛德?何以謂之至善耶?或曰‘此明明德之效’,何如?
答:玉溪盧氏曰,‘以人之所得乎天而謂之德,以事理當然之極而謂之至善,明明德至於至善謂之盛德。恂慄見至善之德備於中,威儀見至善之容著於外,德容表裏之盛,可謂至善耳。卒指至善之實而歎美之,非盛德之外有至善,非明德之外有盛德也。’或曰是明明德之效,則非傳者之意也。‘有斐君子,終不可諼兮’者,豈不可曰盛德之效?而章句以為指其實而歎美之,終不言其效,則其意可見。
問:注‘鑢鐋’。
答:見辨疑
問:注‘討論’。
答:論語注,‘討,尋究也。’
問:注‘得之之由’、‘表裏之盛’。
答:此得字,經一章第二節‘能得’之‘得’也;此盛字,本文‘盛德’之‘盛’也。
問:‘親其親’,或曰:‘其親,謂先王所親之人。’何如?
答:不是。下親字謂先王之所以為親也,蓋指先王之身而言也。
問:注‘咏歎淫泆’。
答:‘樂記‘咏歎之,淫泆之’,注:‘泆,當作液。’
傳三章小注朱圈者一段,朱圈中有黑點者二段,黑圈中加小黑圈者三段。
問:云‘瞻彼澳’,注‘歎美之也’下小注‘朱子曰’一段朱之,可得聞耶?
答:切而至於磋,則治骨角之止於至善也;琢而至於磨,則治玉石之止於至善也。既曰‘如切’,而又曰‘如磋’,則道學之已止於至善也;既曰‘如琢’,而又曰‘如磨’,則自修之已止於至善也。‘瑟兮僩兮’,誠敬存於中;而至於‘赫兮喧兮’,威儀見於外,然後方可謂止於至善也。蓋恂慄者,德之在於裏者盛也;威儀者,容之見於外者盛也。表裏各言其盛,則恂慄、威儀皆止於至善也。朱子所謂‘瑟兮僩兮’,‘未至於“赫兮喧兮”’,‘亦未為至善’者,此也。蓋謂瑟僩而存於中者不止於至善,則威儀之見於外者亦不止於至善;見於外者必如此,然後存於中者亦知其止於至善也云爾。非謂瑟僩雖極其功,而必待赫喧而後可謂之至善也。如何?
問:小注‘新安吴氏曰’一段朱中有黑,何也?
答:所謂‘理在事物則為至善,身體此理而有所得則為盛德’,‘明德是得於稟賦之初者,盛德是得於踐履之後者’,皆有語病。何者?朱子曰:‘至善如言極好道理,十分盡頭。’蓋明明德有極好十分盡頭也,新民有極好十分盡頭也。章句釋止至善曰‘事理當然之極也’,是汎言至善之義也;下文繼之曰‘明明德、新民,皆當止於至善之地’,是所以正釋明明德、新民之止至善也。然則明德、新民之理本有極好十分盡頭,而有所未能盡其明、盡其新者,故大學之教使之各盡其十分極好之理云爾。若曰‘理在事物為至善,身體此理而有所得為盛德’,二者對舉而言,則是在事者謂之至善也,在身者謂之盛德,而不可謂之至善耶?愚以為以其明明德之止於至善而言其盛大曰盛德,非盛德之外又有至善可名之理也。但此章所以釋止於至善,而此節所以釋明明德之止至善,故既謂之盛德,又謂之至善,其實一也。吴氏又言曰‘明德得於稟賦之初’,‘盛德得於踐履之後’,二者又對舉而言,則所謂盛德似是始得於踐履之後也,似欠詳切。愚以為明德得於稟賦之初而本自盛大,有以全其所賦本體之大,無所不盡者,而謂之盛德也。蓋恂慄存乎中,威儀見乎外,極其德容之盛,是謂明明德之止於至善,非明德之外又有盛德也。如何如何。
問:小注‘東陽許氏曰’一段,何以圈中加圈耶?
答:其曰‘此節工夫全在切、磋、琢、磨四字上’,章句已盡其義;其曰‘切磋是就知上説止至善’,‘琢磨是就行上説止至善’,小注朱子説詳之,此則有無不關歟。
問:云‘於戲’,注‘愈久而不忘也’下小注‘仁山金氏曰’一段朱中有黑,何也?
答:朱子曰,‘如之德,萬世尊仰之,豈不是賢其賢?如后稷之德,子孫宗之,以為先祖之所自出,豈不是親其親?’此則所謂其賢其親,皆指前王也。今仁山之説曰:‘賢其賢者,“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此則與朱子所謂‘萬世尊仰’者同。又曰:‘親其親者,敬其所尊,愛其所親。’此二句出於中庸,其章句曰:‘所尊所親,先王之祖考、子孫、臣庶也。’此則與朱子所謂‘如后稷之德,子孫宗之’者不同,恐當以朱子為正。但栗谷以‘朱子曰’一段以為義通無病,而仍舊圈;以‘仁山’一段為可考觀,而朱中黑點之,或有取舍於其間耶,恨不得質正。
問:‘右傳之三章’小注,‘雲峯胡氏曰’一段,‘臨川吴氏曰’一段,凡二段圈中有圈,何也?
答:章句已盡,所以有無不關歟。

☚ 01_156傳之二章   01_158傳之四章 ☛
00000158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9:5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