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鹅不食草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鹅不食草 【药物出处】:《食性本草》 【概述】本品又名石胡荽、食胡荽、野园荽、鸡肠草。为菊科植物石胡荽Centiped aminima(L.)A.Br.et Ascher.的全草。主产于浙江、湖北、江苏、广东等地。夏、秋季开花时采收,鲜用或晒干。 【药性】味辛,性温。归肺、肝经。 【功效】祛风寒,通鼻窍,去翳明目,止咳祛痰,散瘀消肿。 【应用】 1.用于风寒表证、鼻塞流涕及鼻渊,内服、外用均可,内服可配辛夷、苍耳子等同用;外用配辛夷花、细辛、白芷等研末,取少量吹鼻。 2.用于目赤翳障,胬肉攀睛,可配青黛、川芎同研细粉搐鼻,以泪出为度;或用鲜品煮汁澄清,稍加冰片点眼。 3.用于咳嗽痰多、百日咳等,可单味煎汤,加冰糖或白糖,多次少量饮服;亦可配伍半夏、陈皮等同用。 4.用于疮痈肿痛,蛇咬伤,跌打损伤等症,可用鲜品捣敷患处。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9g;或捣汁饮。外用:适量,捣烂塞鼻;或研末搐鼻;或捣敷。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 全草含蒲公英甾醇、乙酸蒲公英甾醇、棕榈酸蒲公英甾醇酯、β-谷甾醇、豆甾醇、山金车甾醇、羽扇豆醇、乙酸羽扇豆醇酯等,还含挥发油。 2.药理作用 鹅不食草热水提取物有抗过敏作用,并有一定的抗突变及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挥发油和乙醇提取液部分有止咳、祛痰、平喘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结核杆菌有抑制作用。 3.临床报道 ① 鼻炎:鹅不食草15g,配白芷、大叶梅等制成鼻炎药物口罩。治疗183例,显效42例,有效116例,无效25例,有效率86.34%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1991,10(1):33] ② 软组织损伤:取新鲜鹅不食草全草200g,炒热后加60度米酒100ml左右,趁热放患处来回擦按3~5分钟,而后把药敷于患处,每日1次。共治疗49例,痊愈30例,显效13例,好转4例,无效2例。[新中医,1990,(5):55]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