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骨折的定义、原因及分类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骨折的定义、原因及分类 (一)定义 由于一定的外力作用,使骨质的连续性发生完全或部分断裂,称骨折。 (二)原因 1.主要原因 (1)直接外力 骨折发生在外力直接的部位。如打伤、撞伤。多为粉碎或横断骨折,软组织损伤较重,多为开放性。 (2)间接暴力 骨折距外力接触点较远。多为闭合性骨折,软组织损伤较轻。 (3)肌肉强力收缩 肌肉强力收缩过程中,突遇阻力,可将其附着的骨组织撕脱。 (4)疲劳骨折 长期反复的直接或间接外力,集中在骨骼的某一点发生骨折。如第二、三跖骨骨折。 2.诱因 (1)与疾病的关系 全身或局部的疾病,可使骨结构发生破坏性病变,较小的外力即可诱发骨折,称为病理性骨折。 ①全身性疾病 如软骨病,脆骨病。 ②局部骨质病变 如骨髓炎,骨肿瘤。 (2)与年龄关系:骨折与年龄有一定的关系,儿童骨骼有弹性,易发生青枝骨折,老年人骨质疏松,易发生Colle’s骨折,压缩性骨折。 (三)分类 1.根据骨折是否与外界相通分类 (1)闭合性骨折 即骨折端不与外界相通。 (2)开放性骨折 即骨折端与外界相通。 2.根据骨折的程度分类 (1)完全骨折:骨的完整性或连续性全部断裂。可无移位或有不同程度的移位。 (2)不完全骨折:骨的完整性或连续性仅有部分断裂。 3.根据骨折形态分类 (1)横断、斜形、螺旋形骨折。 (2)粉碎骨折,骨折为两块以上,称粉碎骨折。 (3)星状骨折,外力直接作用于骨面所致。如髌骨。 (4)凹陷骨折,常见于颅骨。 (5)嵌入骨折,发生在皮质骨和松质骨交界处。 (6)裂纹骨折。 (7)青枝骨折,多发生于小儿。 (8)骨骺分离,通过骨骺的骨折。 4.根据骨折稳定程度分类 (1)稳定性骨折 骨折复位后不易移位的。 (2)不稳定性骨折 骨折复位后易移位的。 5.根据骨折后的时间分类 (1)新鲜骨折 伤后两周以内。 (2)陈旧性骨折 伤后超过两周。 6.根据骨折前骨组织是否正常分类 (1)外伤性骨折。 (2)病理性骨折。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