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题阊门外小寺壁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题阊门外小寺壁


【原文】:

黄叶西陂水漫流,

籧篨风急滞扁舟。

夕阳暝色来千里,

人语鸡声共一丘。

【原文作者】:寇国宝

【译】:

萧瑟的黄叶

飘落在

西边的池塘,

池水托着黄叶

漫流飘荡。

竹苇编成的帆席

在急风中作响

阻滞了

扁舟远船。

我极目眺望,

却只见千里暝色

一轮夕阳。

人语与鸡声

共处一座

山冈。

【评】:

北宋末年的文学批评家叶梦得偶然在苏州阊门外小寺壁上看到了这首小诗,经多方打听,才知是寇国宝所作。寇国宝是宋哲宗绍圣四年(1097)进士,任吴县(今苏州)主簿,从江西派大师陈师道学诗。但这首诗却深得唐人旨趣而有所变化,叶梦得曾评道:“此诗尤佳,从苏、黄门庭中来,固自不同。”(《石林诗话》)

这首诗的组合顺序甚为巧妙,其中每个意象之间,都具有内在的联系。“黄叶”是此诗的第一个意象,它顿时把人带入了“草木摇落露为霜”的秋的境界。诗人的目光随着飘飘而下的黄叶,落在西边陂塘,池水托着黄叶,漫流横溢,构成了第二个意象。首句的描写,给人飘零寂寞之感。此时,故乡徐州而宦游江南的诗人,被一缕深深的乡思撩乱了心绪,然而,船上挂着籧篨(qúchú,用竹或苇编的粗席),正哗哗作响,似在告诉他,秋风正急,归舟难行啊!无奈之中,极目远望,见到的只是千里暮色。三、四句,诗人既化《诗经》“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之意,又是描摹眼前的实景。“夕阳暝色来千里”,气势恢宏而凝重,“人语鸡声共一丘”,传达出一派和谐安宁的气氛。映入诗人眼际的虽是江南景象,可他脑海中或许却浮现着在同样暮色笼罩下的家乡,那熟悉的田园、房屋、树木、流水……响于诗人耳边的虽是动听的吴侬软语,可是他心里大概却回忆着那亲切悦耳的乡音吧!这具有浓厚乡土气息的意象,成了诗人衬托思乡之情的“乐景”,正如清人王夫之语:“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姜斋诗话》)

此诗无一议论和直抒胸臆之词句,诗人见景生情,融情入景,以种种意象的组合,委婉含蓄而又简洁地表达了内心无法排遣的惆怅孤寂。

深秋暮日,是游子最易伤感失意、彷徨思归时候,从《诗经》的“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到唐人的“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以至元人“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似可大致看出中国古代文明审美情趣的一个方面的线索。寇国宝题写在苏州阊门外小寺壁的这首小诗,也可算是这条线索上的一颗珍珠吧!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7:5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