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面团改良剂的选择与使用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面团改良剂的选择与使用 (一)面包类面团改良剂 现代化工厂中多使用混合型改良剂,以下主要介绍一种混合型改良剂(也称标准型)的组成和各种成分的作用。 标准型改良剂的组成如表1-3-6所示。 表1-3-6 面包面团改良剂的组成和各成分的作用 除标准型改良剂外,还有两例混合型改良剂配方,见表1-3-7。 表1-3-7 混合型改良剂配方 (二)饼干类面团改良剂 饼干对面团的要求与面包不同,需要面团有良好的塑性和松弛的结构。除选择低面筋含量的低筋粉,增加糖油比等方法外,还可添加面团改良剂。 1.韧性面团改良剂 生产韧性饼干的配方中,由于面团中油糖比例较小,加水量较多,因此面团的面筋可以充分地膨润,如果操作不当常会引起制品变形,所以要使用改良剂。饼干中使用的面团改良剂一般为还原剂和酶制剂,它们可使面团筋力减小、弹性减小、塑性增大,使产品形态平整、表面光泽好,还可使搅拌时间缩短。 常用的降筋剂有L-盐酸半胱氨酸盐酸盐、焦亚硫酸钠、抗坏血酸、木瓜蛋白酶、蛋白酶(枯草芽孢杆菌)、胃蛋白酶、胰蛋白酶等。亚硫酸氢钠(钙)也是目前仍在使用的还原剂。 2.发酵面团改良剂 在饼干生产中,当使用面筋含量较高的面粉时,面团发酵后还保持相当大的弹性,在加工过程中会引起收缩,烘焙时表面起大泡,且产品的酥松性也会受到影响。利用蛋白酶分解蛋白质的特性来破坏面团的面筋结构,可改善饼干产品的形态,并且使产品变得易于上色。 在苏打饼干面团中使用α-淀粉酶可促进淀粉糖化,供给酵母发酵的营养物质,促进发酵,防止发酵时间过长导致乳酸发酵、醋酸发酵生成过多的酸。 3.酥性面团改良剂 酥性面团中脂肪和糖的含量很大,足以抑制面团面筋的形成,但面团发黏,不易操作。常需使用卵磷脂来降低面团黏度。卵磷脂可使面团中的油脂部分地乳化,为面筋所吸收,改善面筋状态,使饼干在烘焙过程中,容易生成多孔性的疏松组织。此外卵磷脂还是一种抗氧化增效剂,可使产品保存期延长。由于磷脂有蜡质口感,所以用量一般在1%左右,过量会影响风味。 (三)面团改良剂使用注意事项 面团改良剂的使用要针对性强,用量要适当。要从产品特性、工厂设备、加工工艺特点、原料品质、气温等方面考虑,在能达到目的的情况下要尽量少用。面团改良剂的使用量应根据制品的性状来决定其数量,如表1-3-8所示氧化剂、酶制剂用量与面团及面包性状之间的关系。 表1-3-8 氧化剂、酶制剂用量与面团及面包性状之间的关系 影响面团改良剂用量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原料 (1)小麦粉 新磨面粉要增加氧化剂用量,减少酶制剂用量;面筋含量过多的面粉可稍增加氧化剂的量;面筋过硬时应使用还原剂、酶制剂,减少氧化剂;面粉等级过低或需漂白的面粉,可稍增加氧化剂用量。 (2)脱脂乳粉多的面团 使用酸性的改良剂、酶制剂,增加氧化剂。 (3)砂糖、糖浆多的面团 可稍增加混合型改良剂用量。 (4)水质 生产面包一般用硬水要比软水好。水质与改良剂的使用关系见表1-3-9。 表1-3-9 水质与改良剂使用的关系 注:水的硬度以碳酸钙表示:软水<50mg/kg;中硬水50~100mg/kg;硬水100~200mg/kg。 2.加工时间、发酵时间 要缩短发酵时间,加快加工进度,则增加面团改良剂使用量。反之,则减少使用量。 3.机械化程度 手工操作时,面团改良剂用量可减少。机械生产时,为使面团延伸性好,可稍增加酶制剂、还原剂。 4.温度 室温太低、面团温度低时,增加面团改良剂用量;室温过高时,则减少用量。 5.产品品质 要使体积增大,加大用量。要使色泽好,要增加酶制剂。要改善风味,使用酶制剂。要使外观显得丰满,则增加氧化剂。 6.面包品种 对于一些特殊的面包品种,面团改良剂用量和配方也不同。例如果子面包中葡萄干使用较多时,要增加酶制剂,减少氧化剂,使用小苏打。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