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护国运动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护国运动 护国运动是1915年爆发的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的爱国运动。1915年12月12日,袁世凯发布接受帝位的申令,遭到全国人民强烈反对。孙中山发表《讨袁宣言》,革命党人在上海发动肇和舰起义,蔡锷、李烈钧等在云南宣布独立,组织护国军讨袁。1916年1月,蔡锷率第一军出兵四川,李烈钧率第二军进广东,唐继尧率第三军留守云南,护国战争爆发。反袁号召深得人心,贵州、广西、广东、浙江、陕西、四川、湖南等省相继独立,通电促袁退位。袁世凯调三路大军分别由广东、四川、湖南进攻云南,军事进攻未能奏效,加上北洋系统的一些地方军阀不愿为袁世凯效力。日、美、英等帝国主义看到袁世凯已经孤立,放弃对他的支持。袁世凯在内外压力下,被迫于3月22日宣布取消帝制,企图回到大总统位置,但遭到各方拒绝。孙中山发表《第二次讨袁宣言》,反袁风暴不断扩大。6月6日,众叛亲离、忧急交加的袁世凯在全国人民的唾骂声中死去,黎元洪继任总统,护国运动宣告胜利结束。 护国运动 077 护国运动又称“云南起义”、“洪宪之役”。即反对袁世凯称帝保护中华民国的运动。1915年12月12日,袁世凯发布接受帝位的申令,引起各界人士反对。孙中山和全国人民一道,积极进行反袁斗争。原云南都督蔡锷和国民党人李烈钧,联络云南督军唐继尧,于12月25日通电反袁,宣布云南独立,成立护国军。次年蔡锷率军讨袁入川。随后贵州、广西、广东、浙江、陕西、四川、湖南各省相继宣告独立。北洋系统的军阀,见大势已去,也对袁离异,帝国主义各国则“警告”袁暂缓称帝。内外交困迫使袁世凯于1916年3月撤消帝制,幻想保持总统地位,但遭到各方拒绝。是年6月,袁忧惧而死。护国运动宣告结束。 ☚ 二次革命 抵货运动 ☛ 护国运动 护国运动Huguo yundong辛亥革命后全国人民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的一次民主运动。1914年,袁世凯颁布《中华民国约法》和《大总统选举法》,按照这些法令,他实际上已拥有皇帝同样权力,但他还要当真皇帝,便加紧谋划复辟帝制。1915年12月,袁世凯正式宣布恢复帝制,在北京中南海接受百官朝贺,定于1916年为洪宪元年,并准备元旦登极,引起全国各界人士的强烈反对。孙中山在“二次革命”失败后,在日本组织中华革命党,坚持反袁斗争。1915年,他发表《讨袁檄文》。中华革命党曾在国内沿海地区最早组织了影响不大的反袁武装暴动,但未能担负起领导反袁斗争的重任。梁启超所领导的进步党本是拥袁的,在国会解散以前,帮着袁世凯排挤国民党。但当袁世凯被拥上正式大总统的宝座之后,反被袁视为赘瘤,一脚踢开,一度陷入非常难堪的境地。所以袁世凯帝制自为公开后,进步党抢先揭出“护国”旗号,公开反袁。1915年8月20日,梁启超发表《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长文,反对袁世凯称帝。梁启超的学生蔡锷,是个具有民主思想的爱国将领,由于他在军界很有声望,被袁世凯授予各种荣誉职位,羁留北京。蔡锷不满袁世凯的倒行逆施,经与梁启超密议举兵讨袁。蔡锷以赴日就医为由,躲过袁世凯的监视,从北京辗转绕道日本、台湾、香港、越南,历时一个月,于12月19日抵达昆明,联合云南的反袁力量,兴师讨袁。1915年12月25日,蔡锷、唐继尧、何可澄、戴戡和受孙中山委托来云南准备反袁的李烈钧等,联合宣布云南独立,发布讨袁檄文,组织护国军政府,以唐继尧为都督。随即组织讨袁护国军,共三军。其中,蔡锷为第一军总司令,攻四川;李烈钧为第二军总司令,出桂入粤;唐继尧兼第三军总司令,留守云南。此外,另组挺进军,计划出辰、沅、常德,以趋武汉。护国战争遂全面爆发。1916年1至3月间,护国军在四川、贵州、广西、广东、湖南五省的广大战场上,与袁世凯的反动军队迭相激战,连连取胜。贵州和广西相继响应,宣布独立。未独立的东三省、山东、湖南等省,也纷纷组织护国军,讨伐袁世凯。中华革命党、国民党在各省策动起义,全国各地人民自发的反帝制斗争如火如荼。袁世凯四面楚歌,犹如坐在火山口上,惶惶不可终日。1916年3月22日,袁世凯被迫宣布取消帝制,但仍想保持大总统的职位。全国各界识破了袁世凯的诡计,决心把他赶下台。4、5月间, 反袁斗争继续发展, 盘踞在广东、浙江、福建、陕西、四川、湖南等省的袁世凯的心腹爪牙, 也相继独立。5月9日, 孙中山发表《第二次讨袁宣言》, 号召“除恶务尽”, “决不使谋危民国者复生于国内”(《护国军纪事》, 第1期,《对内文告》)。全国各地纷纷通函通电, 揭露袁世凯的罪行和阴谋, 指出袁逆不死, 大祸不止, 要求全国人民再接再厉,捕杀袁世凯,以绝乱种。袁世凯众叛亲离,内外交困,忧疾交加,在全国人民的唾骂声中于6月6日死去。6月7日,黎元洪依法就任正式大总统。29日,宣布遵守《临时约法》, 继续召集国会, 恢复国务院,特任段祺瑞为国务总理。10月底,冯国璋被补选为副总统,但仍坐镇南京。参加讨袁战争的各派政治势力,以为民国恢复,大功告成,宣布停止一切军事行动,护国运动结束。护国运动推翻了袁世凯的反动统治, 结束了洪宪帝制, 是有其历史功绩的。但是, 护国运动虽然恢复了“民国”,而大小军阀却随之而起,又窃取了全国人民反袁斗争的胜利果实, 中国人民仍然处于封建军阀的反动统治之下。 ☚ 蔡锷 北洋军阀 ☛ 护国运动 护国运动Huguo yundong辛亥革命后反对袁世凯称帝,维护资产阶级共和制度的运动。1915年12月12日,袁世凯恢复帝制,激起全国人民强烈反对。原云南都督蔡锷和国民党人李烈钧奔赴云南,同云南督军唐继尧于12月25日联名通电讨袁,宣布云南独立。1916年元旦成立军政府,推唐继尧为都督,蔡锷、李烈钧、唐继尧分任第一、二、三军总司令。另组挺进军,以黄毓成为司令。按照军事计划,分兵出击:第一军向四川、贵州进军;第二军向广西进发;第三军留守云南,挺进军向湖南出兵。护国战争全面爆发。1916年1至3月间,护国军在四川、贵州、广西、广东、湖南五省的广大战场上,与袁世凯的反动军队多次激战,连连取胜。贵州和广西也相继响应,宣布独立。未独立的东三省、山东、湖南等省,也纷纷组织护国军,讨伐袁世凯。中华革命党、国民党在各省策动起义,全国各地人民自发的反帝制斗争如火如荼。袁世凯在军事上不能取胜,又失去了帝国主义国家的支持,被迫于3月22日宣布取消帝制,但仍想保持大总统职位。四、五月间,反袁斗争继续发展,广东、浙江、陕西、四川、湖南相继宣布独立。5月8日,滇、黔、桂、粤等省在广东肇庆成立了与袁政府对峙的政权——军务院,并提出以袁世凯下台为媾和条件。北洋系统的军阀、官僚也对袁离异。6月6日,袁世凯忧郁病死。此后,进步党联络西南各省实力派,勾结北洋军阀段祺瑞,以黎元洪继任总统和恢复国会为条件,结束了护国战争。 ☚ 洪宪帝制 府院之争 ☛ 护国运动又称“云南起义”、“洪宪之役”。辛亥革命后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的民主运动。1915年袁世凯加紧复辟帝制活动,孙中山等革命党人策动武装倒袁。12月12日,袁宣布接受帝制,改号洪宪,遭举国反对。25日,蔡锷同唐继尧、李烈钧于云南昆明通电反袁,组成护国军。次年出兵黔、川、两广,各省相继宣告独立。袁迫于内外压力,3月22日宣布撤消帝制,但企图占据大总统位,被各方拒绝。6月6日,袁绝望病死。护国运动结束。 护国运动见“护国战争”。 护国运动 护国运动又称“云南起义”、“洪宪之役”。民国初年反对袁世凯称帝,维护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民主运动。1915年袁世凯悍然称帝,遭到全国人民的强烈反对。孙中山领导的中华革命党,分别在全国各地策划武装起义。进步党派蔡锷到云南,会同唐继尧、李烈钧组织护国军,于12月25日通电讨袁。1916年春,贵州、两广先后响应。袁世凯调兵镇压无效,于3月22日被迫撤销帝制,仍称大总统。人们识破了袁世凯的诡计,继续进行反袁斗争,连袁控制的四川、湖南等省也相继“独立”。袁的心腹大将段祺瑞、冯国璋等也对袁离异,日本亦抛弃了袁。袁众叛亲离,于6月6日忧惧而死。进步党和西南军阀以黎元洪继任总统和恢复国会为条件,与北洋军阀妥协,护国运动结束。 ☚ 白朗起义 府院之争 ☛ 护国运动hu guo yun dong【历史】campaign to defend the Republic(1915) 护国运动1915年爆发的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的运动。1915年12月12日,袁世凯发布接受帝位的申令,遭到全国人民的反对。孙中山发表《讨袁宣言》,并领导中华革命党在各地发动反袁起义。但因人少势弱,脱离群众,没有能够成为全国反袁战线的核心力量。以梁启超为首的进步党人揭起反袁旗帜,掌握反袁运动的领导权。梁启超的学生、原云南都督蔡锷、国民党人李烈钧等奔赴昆明,联络云南督军唐继尧,于25日宣布云南独立,成立护国军,通电讨袁。次年蔡率领第一军攻入四川,与袁军战于叙州(今宜宾)、泸州等地。其后,贵州、广西、广东、浙江、陕西、四川、湖南相继宣告独立,通电促袁退位。袁世凯急调三路军队分别由广东、四川、湖南、贵州进攻云南。但军事进攻未能奏效;加之北洋系统的一些地方军阀不愿为袁效力,众叛亲离;同时帝国主义各国也警告袁“暂缓称帝”。在内外压力下,袁被迫于3月22日宣布撤销帝制,但仍企图占据大总统职位,遭到各方反对,从而陷入绝境。是年6月6日,袁忧惧而死,护国运动即告胜利结束。 护国运动 护国运动又称 “护国战争”。1915年12月,由蔡锷在云南发动。1915年,袁世凯加紧复辟帝制,激起全国人民的反对。云南都督蔡锷决心反袁,于是秘密回到云南。在唐继尧、梁启超等人的支持下,12月25日,唐继尧、蔡锷、李烈钧在云南通电全国宣布云南独立,组织军政府和护国军。由蔡锷为总司令的第一军入川,李烈钧为总司令的第二军进入两广,唐继尧为首的第三军坐镇云南。护国战争爆发。1916年1月3日,护国军在川、黔、桂、粤、湘五省与袁世凯的军队展开激战,并取得重大胜利。紧接着,黔、桂、粤、浙、陕、川、湘也相继宣布独立。5月8日,滇、黔、粤、桂四省在广东肇庆组织军务院。在护国战争和全国人民的反对声中,袁世凯死去。不久,护国军撤销。护国运动到7月份结束。 ☚ 护国军 护党救国军事运动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