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遗精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遗精 不交媾而精自泄出为遗精。遗精可分梦遗和滑精两种。有梦而射精者称梦遗;无梦或清醒时见色即精自流出者称滑精。成年未婚男子每1-2周有1次遗精者属正常生理现象,只有遗精频繁而影响身体健康者属病态。 【发病因素】 (1)心火内炽 思想无度,所欲不遂,引起心神不宁,心火过旺,迫精妄行。 (2)相火偏盛 恣情纵欲,暗耗肾阴,相火煽炽,扰动精室,精自走泄。 (3)肾阳衰败 少壮欲情不节,年长肾败火衰,精关失于固摄,以致滑泄不固。 (4)湿热下注 常食醇酒厚味或辛辣之物,致湿热下注,迫扰精宫而致遗泄。 【辨证分型】 (1)心火内炽 日有所思,夜有所梦,阳事常举,梦与女交,频频而遗,夜不安寐,舌尖红,脉偏数。 (2)相火偏盛 头昏目眩,五心烦热,颜面升火,形瘦口干,腰膝痠软,遗精频繁,舌红苔薄,脉细带数。 (3)肾阳衰败 遗精频作,或时有滑精,耳鸣腰痠,面色 (4)湿热下注 遗精而兼口苦,小溲热赤,或有刺痛,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疗】 1.耳针 取穴:外生殖器、内生殖器、神门、肾、心、肝、肾上腺、艇角、皮质下。方法:按辨证选取4-6穴,针后留针30分钟。或用王不留行籽、磁珠子贴压。 2.体针 取穴:中极、志室、三阴交。方法:中极用导气结合捻转手法,令针感传至龟头,余穴得气为度,留针15分钟,隔日1次。心火内炽者加神门;相火偏盛者加行间、阳辅;肾阳衰败者加肾俞、命门;湿热下注者加上次髎、三焦俞、委阳。 【古代文献选录】 《神应经·阴疝小便部》:“梦遗失精:曲泉(百壮)、中封、太冲、至阴、膈俞、脾俞、三阴交、肾俞、关元、三焦俞。” 《针灸聚英·百证赋》:“针三阴于气海,专司白浊久遗精。” 《针灸聚英·玉龙赋》:“心俞肾俞,治腰肾虚乏之梦遗。” 《针灸大成·玉龙歌》:“胆寒由是怕惊心,遗精白浊实难禁,夜梦鬼交心俞治,白环俞治一般针。” 《针灸大成》卷九:“第八十六、遗精白浊:心俞、肾俞、关元、三阴交……复刺后穴:命门、白环俞。” 《针灸逢源》卷五:“遗精:膏肓俞、肾俞、中极以上灸随年壮、三阴交、曲泉、中封。” 【备注】 用耳针治疗遗精效果较好。日常生活中要力争做到恬淡虚无,色不可干。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