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蟾酥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蟾酥 【药物出处】:《本草衍义》 本品为两栖纲无尾目蟾蜍科动物中华大蟾蜍,黑眶蟾蜍等的耳后腺及皮肤腺所分泌的白色浆液经加工而成;又名癞蛤蟆酥;主要含有蟾蜍毒素等成分;甘、辛、温、有毒,入胃、心经;属开窍、抗癌类药。 〔功效主治〕 开窍醒脑,解毒消肿。适用于中风昏迷、疔疮痈毒、咽喉肿痛、中暑腹痛吐泻等病证。 〔本草撷英〕 甄权:主治小儿疳疾、脑疳。 苏颂:主虫牙及小儿疳疾。 时珍:发背疔疮,一切恶肿。 备要:辛温大毒。助阳气,治疗肿发背,小儿疳疾脑疳。 〔名医心得〕 王药雨:小儿疳疾 干蟾皮用于小儿疳疾,可作滋养药,兼除虚热[1]。 〔药理与应用〕 1.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所含成分有类似洋地黄的强心作用,并有一定的升压作用。临床用于心力衰竭的救治。 2.抗炎作用:有良好的抗炎作用,可抑制血管通透性、阻滞感染病灶扩散、红肿消退。临床用于外科痈疡等。 3.其他作用:本品尚有提高机体免疫力、抗肿瘤、兴奋呼吸、局麻和镇痛等作用。临床用于肝、肺、乳腺癌、白血病、骨结核、骨髓炎等。 此外,本品过量可致消化道反应,对神经系统亦有损伤,并可引起房室传导阻滞等,应予重视。 〔剂量用法〕 内服15~30毫克,多入丸散;外用适量。 〔按语〕 本品苦辛而温,有毒,功擅以毒攻毒,凡痈疽疗疮、岩肿恶疮、无名肿毒、咽喉肿痛,外敷内用均极有效验,为外科常用之品。近年来用于癌肿的防治,收效颇着,有待进一步研究。惟其毒性较大,临床中毒病例屡见报导。故使用时应严格掌握剂量及适应证、禁忌证,对于老幼体弱者及孕妇均应慎用或禁用。 【参考文献】: 1.王药雨.实用中药学.甘肃人民出版社,1984;2:465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