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蒲包花茎腐病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蒲包花茎腐病 【症状】 主要为害靠近地面的茎基部。病部呈水渍状浅褐色腐烂,病部遍生白色棉絮状菌丝体,继而集结成黑色菌核。茎干枯,上部枯萎。叶片上产生不规则水渍状浅褐色斑。 【病原】 为核盘菌属的Sclerotinia sclerotiorum de Bary。子座为一菌核。菌核球形至豆瓣状或呈鼠粪状,1~10毫米。其上产生子囊盘1~20个,淡红褐色。子囊圆筒形。子囊孢子椭圆形或梭形。 【发病规律】 病菌主要以菌核在土壤中越冬。条件适宜,菌核萌发长出子囊盘和子囊孢子。子囊孢子引起初次侵染。另外,菌核在较高湿度的土壤中能直接产生菌丝体,向周围蔓延扩展。温度较低(在20℃左右),过度浇水,造成圃内湿度大,通风差,病害易发生。 该菌寄生范围广泛,能侵染菊科及多种草本观赏植物。 【防治方法】 (1)及时清除病残体并销毁。将病土置于消毒锅内,45~60℃蒸气消毒1小时,或用75%五氯硝基苯5~7克/m2土壤消毒。 (2)栽植不宜过密,土壤不宜过湿,花期控制浇水。基部烂叶及时清除。 (3)用甲基托布津800倍液,或敌克松800倍液喷洒于植株中下部及地面,每隔10天左右喷1次,连续1~3次。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