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荔枝蝽测报调查方法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荔枝蝽测报调查方法 荔枝蝽(Tessartoma papollosa Drury)是荔枝、龙眼的主要害虫。又名荔枝椿象,俗称石背、臭屁虫。成虫、若虫均能刺吸嫩梢、花穗、幼果中的汁液,被害部位出现褐色斑点,导致落花、落果,常造成果品减产失收。 1 调查内容与方法 1.1 系统调查 每年3月上旬(平均气温15℃以上)至6月下旬,选择当地有代表性的早、中、迟熟品种各1~2个果园,每个果园按5点取样法随机调查10株,每7天调查1次。每株按东、西、南、北4个方位,每方位随机查5个梢(或花穗)。全园共查200个梢。观察记载各梢上的成虫和若虫数,计算百梢虫量。将结果记载于表7-92。 表7-92 荔枝蝽虫口密度调查表 1.2 果园卵块普查 卵块普查从成虫盛发高峰期起,一般从4月上旬至5月中旬为止。每5天调查1次。选择有代表性果园2~3个,每果园随机调查5株。每株查东、西、南、北方位,每个方位随机查5个梢,共20个梢。观察记载各梢卵块数、孵化或寄生情况。计算百梢卵块数及孵化率。将结果填入表7-93。 表7-93 荔枝蝽卵块密度调查表 1.3 成、若虫普查 成虫盛发高峰期和若虫盛孵高峰期各调查1次。取样方法同果园卵块普查,计算百梢虫量。将结果填入表7-93。 2 预测预报方法 发生期预报:根据田间发育进度,结合气象资料,参考《中国农作物病虫害》中《荔枝蝽》的卵期资料(表7-94)。 表7-94 荔枝蝽卵期与温度关系表 一龄若虫孵化高峰期=成虫盛发高峰期+产卵前期15天左右+卵期 二龄若虫高峰期=一龄若虫盛发高峰期+一龄若虫期 3 发生程度分级 以百梢成虫量为依据,划分试行发生程度分级标准。 荔枝蝽发生程度划分标准 4 防治适期 防治适期主要有两个时期:一是成虫越冬后即在每年的3月下旬至4月上旬;二是5月初,以一、二龄若虫盛发高峰期为宜。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