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痄腮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痄腮

儿科病证名。

指小儿由风热时毒所致,以发热耳下腮部漫肿疼痛的急性传染性病证。见《幼科金针》。

又名炸腮、含腮疮、蛤蟆瘟、颌肿、时行腮肿、赤痄痈。

本病一年四季都有发生,冬春季节易于流行,学龄前儿童发病率高,与现代医学所称的流行性腮腺炎相同。

痄腮的病因病机主要是外感风温时毒之邪,由口鼻而入,或感受风寒郁久化热,再加之内有积热蕴积。风热俱为阳邪,易壅阻少阳之络,阳明之经。

人体足厥阴肝经之脉循阴股,入毛中,过阴器,抵小腹,挟胃属肝络胆,上与胃经并行,足阳明之脉起于目内眦,上抵头角下耳后。时毒病邪入胃,引动伏热,外邪引动内热,胆胃之火上炎,次窜腮颊则可见腮颊漫肿、坚硬疼痛。

临证可见耳下肿胀酸痛,发病前半个月左右多有接触史,病之初起多有恶寒发热、头痛,随之出现腮下肿大,开始多见于一侧,继则发于另一侧,也有两侧同肿或仅肿于一侧者。

肿胀以耳垂为中心,边缘不清,触之微热,按有弹性,局部发硬,颜色不变,咀嚼困难,腮内口颊常见红肿,腮部肿大常在2~3天达到高峰,发热、头痛多随腮部肿大而明显。

风热轻证可见轻微发热恶寒,一侧或双侧耳下腮部漫肿疼痛,咀嚼不便,或有咽红,舌苔薄白或淡黄,舌质红,脉浮数。治宜清热解表,疏风散结,方选银翘散加减。

风热重证可见壮热烦躁,头痛,口渴饮水,腮部漫肿,胀痛,坚硬拒按,咀嚼困难,咽红肿痛,苔黄,舌红,脉滑数。治宜清热解毒,软坚散结,方用普济消毒饮。重证较少见,但易出现变证。如邪毒内陷心肝可出现在腮部尚未肿大或腮肿后5~7天,突然壮热,头痛项强,甚则嗜睡、昏迷,惊厥,抽搐,唇红舌绛,有苔或无苔,指纹青紫,脉象细数。治宜清热解毒,熄风镇疼,方用普济消毒饮、紫雪丹、至宝丹。在较大儿童可出现邪毒引睾窜腹则出现睾丸一侧或双侧肿胀疼痛,并有发热战慄;或脘胀硬痛,小腹疼痛,呕吐,小便涩少,舌红脉数。

治宜清泻肝胆、活血止痛,方用龙胆泻肝汤加元胡、川楝子、桃仁。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13:2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