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痂
《广韵》古牙切,平麻,见。 ❶ 伤口或疮。{唐}{段成式}《酉阳杂俎续集·支诺皋上》:“旁有 儿箕坐﹐痂面饑衣。”{清}{二石生}《十洲春语》卷下:“亲捣麝煤和黛汁﹐背挑獭髓护香痂。” ❷ 痂皮;疮壳。 《说文·疒部》:“痂﹐疥也。”{段玉裁}注:“痂本谓疥﹐后人乃谓疮所蜕鳞爲痂﹐此古义今义之不同也。盖疮鳞可曰介﹐介与痂双声之故耳。”《南史·刘穆之传》:“〔{邕}〕尝诣{孟灵休}﹐{灵休}先患灸疮﹐痂落在牀﹐{邕}取食之。”{唐}{刘知几}《史通·书事》:“{毕卓}沈湎﹐左持螯而右杯;{刘邕}榜吏以膳痂;{龄石}戏舅而伤赘﹐其事芜秽﹐其辞猥杂。”{徐怀中}《西线轶事》四:“等以后结了痂﹐千万不要用手去抠﹐等它自己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