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肾上腺髓质增生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肾上腺髓质增生 肾上腺髓质增生(adrenal medullary hyperplasia,AMH)是一种不伴有其他内分泌疾病的独立疾病,亦可为多发性内分泌肿瘤病(MEN-Ⅱ型)的组成部分。它与嗜铬细胞瘤同为儿茶酚胺症,症状相似,但是各自独立的疾病。为我国吴阶平院士1965年首先提出。 (一)流行病学 本病罕见,发病年龄多在24~49岁。 (二)病因 本病病因尚不清楚。 (三)病理生理 本病病理为肾上腺体积增大,肾上腺髓质重量增加,髓质明显增宽,头部髓质厚度超过4mm,尾部和两翼都可见到有髓质,髓质与皮质之比值增大。由于分泌过量的儿茶酚胺,临床表现酷似嗜铬细胞瘤,但多无代谢方面改变的表现。 (四)临床表现 最主要的症状是高血压,往往在持续高血压的基础上。突然出现阵发性加剧,其发作与嗜铬细胞瘤相似。突然发作,剧烈头痛,气促心悸,有胸部压抑感,皮肤苍白出汗,有时伴有恶心呕吐、视觉模糊,发作时精神紧张,血压可在200~300mmHg以上。一般持续数十分钟。诱因多不明显,精神刺激和劳累疲乏等较多见。发作后可缓解,可短期内反复发作。病程一般较长,不一定渐进性加重。压迫腹部并不能引起症状发作。酚苄明、苄胺唑啉等α受体阻滞剂对控制症状和高血压有特效。 (五)检查 1.实验室检查 在阵发性高血压发作时和发作后尿中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香草苦杏仁酸(VMA)显着升高;发作时血浆儿茶酚胺(CA)也明显升高。 2.B超、CT及MRI检查 显示肾上腺体积增大,但不显示肿瘤。 3.放射性核素肾上腺髓质扫描 用131I-MIBG肾上腺髓质扫描可明确诊断。 (六)诊断标准 1.与嗜铬细胞瘤相似的临床表现。 2.症状发作时和发作后血、尿中的儿茶酚胺及其代谢产物多升高。 3.B超、CT、MRI检查显示肾上腺体积增大,但不见肿瘤。131I-MIBG肾上腺髓质扫描可明确诊断。 4.α受体阻滞剂治疗有明显效果。 (七)鉴别诊断 1.嗜铬细胞瘤 与肾上腺髓质增生均由于分泌过量的儿茶酚胺,都表现有阵发性血压升高及相关症状,但前者符合肿瘤的规律,症状逐渐加重,发病次数逐渐增多,伴有代谢亢进表现,压迫腹部可引起症状发作;而AMH病程较长,多无代谢的改变,且压迫腹部不引起症状发作。 2.多发性内分泌肿瘤病(MEN-Ⅱ型) 该病患者1/3~1/2有高血压,40%有双侧肾上腺髓质增生,需与AMH鉴别。前者还伴有其他内分泌腺体病变,如甲状腺髓样癌、甲状旁腺肿瘤;而AMH有高血压及其临床症状、有双侧肾上腺髓质增生,但不伴其他内分泌腺体病变。 3.其他肾上腺髓质肿瘤 除嗜铬细胞瘤外,其他肾上腺髓质肿瘤,如神经母细胞瘤、神经节瘤等亦发生在肾上腺髓质,可分泌儿茶酚胺类化合物,尿液检查可以发现改变,但不引起内分泌方面的症状,影像学发现肿瘤,而非肾上腺髓质增生。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