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羊肠毒血症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羊肠毒血症 羊肠毒血症(Enterotoxemia)是由D型魏氏梭菌(Cl.welchii)在羊肠道中大量繁殖,产生毒素引起的绵羊的一种急性毒血症。死后肾组织易于软化,因此又常称此病为“软肾病”。本病在临诊症状上类似羊快疫,故又称“类快疫”。 (一)宰前检验 病羊发病突然,起止迅速。病状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类以搐溺为其特征,另一类以昏迷和静静地死去为其特征。前者在倒毙前,四肢出现强烈的划动,肌肉颤搐,眼球转动,磨牙,口水过多,随后头颈显着抽缩,往往死于2~4h内。后者病程不呈急性,其早期症状为步态不稳,以后卧倒,并有感觉过敏、流涎,上下颌“咯咯”作响,继以昏迷,角膜反射消失。有的病羊发生腹泻,通常在3~4h内静静地死去。搐溺型和昏迷型在症状上的差别,是吸收的毒素多少不一造成的结果。 (二)宰后鉴定 病变常限于消化道、呼吸道和心血管系统。真胃含有未消化的饲料。肠黏膜特别是小肠黏膜有严重的出血性炎症,肠系膜胶样浸润。心包常扩张,内含50~60mL的灰黄色液体和纤维素絮块,左心室的心内外膜下有多数小点出血。肺脏充血和水肿。肾脏有出血点,常一侧软化如泥状,因而又有“软肾病”之称。肝脏肿大,呈灰土色,质脆,被膜下有带状或点状出血。脾肿大,但不软化。其它脏器也有变性。全身淋巴结充血肿大,切面呈黑褐色。 (三)处理 (1)宰前发现此病时,禁止屠宰。 (2)宰后发现病畜时,全部肉尸、内脏、毛皮、血液即行销毁。被污染的肉尸、内脏应经高温处理后出场。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