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第三节 免疫组化在病理诊断中的作用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第三节 免疫组化在病理诊断中的作用 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stochemistry,简称免疫组化)虽然已出现50多年了,但广泛应用于病理常规诊断仅是近10余年的事。 根据组织和细胞内化学成分的不同而建立的特殊染色法,以在大体及组织学水平上找到特征性形态表现,谓之组织化学法。而将细胞中具备抗原性的成分制备出相应的抗体,利用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的特点,通过化学反应,使标记于抗体上的显示剂(通常为酶、金属离子、同位素)显示一种颜色,借助电子、荧光或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其颜色变化,从而在抗原结合部位确定组织细胞某种成分的方法,即免疫组织化学法。从免疫组化技术的原理中我们可以看到,它不仅特异性强、敏感性高,而且定位准确、形态与功能相结合。目前免疫组化法主要针对细胞中各种蛋白质、肽类、酶类、激素类、糖类和脂质类抗原进行检查。 在免疫组化应用以前,约有10%的肿瘤诊断是疑难的。对这些病例采用免疫组化检查后,依据抗体的种类、数量及经验的不同,最后有50%~80%的疑难病例获得正确诊断,大大提高了病理诊断准确性。例如淋巴结来源不明的转移性肿瘤,用角蛋白抗体检查获阳性结果,就支持癌的诊断;用波形蛋白抗体获阳性则支持肉瘤的诊断;用甲状腺球蛋白抗体获阳性支持甲状腺癌的诊断;用S-100蛋白抗体获阳性支持黑色素瘤的诊断。 进入90年代,免疫组化已逐步普及。因此,临床医生有必要了解免疫组化在疾病诊断中的作用。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