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竹林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竹林 【原文】: 寺篱斜夹千梢翠,山磴深穿万箨干。(1) 却忆贵家厅馆里,粉墙时画数茎看。(2) 【译文】: 寺院僻静,篱落纵横,掩映翠绿的修篁;山势 【集评】: 今·倪其心、许逸民:“此诗的前两句,一写竹枝翠色,一写笋皮干枯,以‘寺篱’、‘山磴’作映衬,再以‘斜夹’、‘深穿’,‘千’、‘万’作对语,就使眼前的景物整饬精致,富有美感。”“后两句,作者由野生的竹林想到贵家厅堂的竹画,两相对照,流露出对自然美的称赏和向往,以及对富贵人家附庸风雅的蔑视。” (《宋人绝句选》第14页) 【总案】: 竹,历来是清雅和气节的象征,因此备受中国文人的青睐、钟爱。东坡尝云:“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俗士不可医。”(《于潜僧绿筠轩》)赞叹之情,溢于言表。更有甚者,竟至不可一日无竹。《世说新语·任诞篇》记:“王子猷尝暂寄人空宅住,便令种竹。或问:‘暂住何烦尔?’王啸咏良久,直指竹曰:‘何可一日无此君?’”唐代诗人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的境界,更是令人神往。这便是竹的内在意蕴。林逋是超然尘外的隐逸之士,自然如“竹林七贤”一样,偏爱淡泊、飘逸的猗猗绿竹。首联所写分别是高人种植之竹和山间野生之竹的清幽图景。对仗工整,格律严谨,诚如元代韦居安《梅涧诗话》所云:“林和靖诗好为对”,“人多称其工”。尾联笔锋一转,忽而将镜头转入贵家的厅堂,在那珠光宝气之中,也有几竿画在纸上的细竹高悬墙上。讥讽之意,见于言外。作者写得不动声色,读者看了自然心会。虽仅四句,已画出诗人的傲然风骨。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