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稳定型骨折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稳定型骨折 单纯椎体压缩骨折 【病因病理】 多由高处落下,臀部或足跟部着地摔倒所致。受伤时身体呈屈曲状,椎体相互挤压造成椎体压缩变形,但椎体压缩程度在1/2以下。如椎体受力偏向一侧也可产生椎体单侧压缩变形,引起椎体侧弯畸形。 【诊断】 (一)症状 1.外伤史,高处坠落。 2.伤处疼痛。 (二)体征 1.局部压痛,传导叩击痛阳性。 2.两侧肌肉紧张,脊柱活动受限。 (三)影像学检查 X线平片: 1.脊柱侧位片可清晰显示椎体压缩性改变及其压缩程度(椎体前缘压缩在1/2以内),小关节无脱位。 2.正位片,如椎体压缩偏向一侧时可见椎体单侧压缩变形,出现脊柱侧弯畸形。 【治疗】 (一)非手术治疗 1.卧硬板床,垫厚褥。 2.骨折复位:(1)垫枕法:最好用乔麦皮枕为宜,伤后当天即可开始。枕头置于胸腰椎骨折部位,逐步增加高度以保持脊柱呈过伸位;(2)双踝悬吊法:复位前可给止痛剂或局部麻醉。令患者俯卧位,双踝裹棉垫后系上牵引带,将两足徐徐吊起使身体与床面呈45°角,术者用手掌在患处适当按压,矫正后凸畸形。复位后仰卧硬板床,骨折处再垫枕,以保证脊柱呈过伸位。 3.练功活动:可增加腰背肌肌力,保持脊柱稳定,同时促进压缩椎体的复原。并可避免骨质疏松的发生。具体方法如下:(1)五点支撑法:骨折早期开始。令患者仰卧,用头部、双肘及两足五点支撑全身,尽量抬起腰背部维持30秒或尽量延长,然后轻轻放下,再开始下一次锻炼。每天锻炼的次数及时间适当增加;(2)三点支撑法:在五点支撑法的基础上逐步过渡到此方法,一般在骨折中期开始。让患者双臂置于胸前,用头及双足支撑于床上,全身腾起后伸,其他步骤同上法;(3)腹区式锻炼:骨折中后期可用,令患者俯卧,上肢后伸,头及肩背部尽量后仰,同时下肢伸直后伸,仅让腹部着床使身体呈一弧形,坚持数秒至1分钟再放下,然后继续下一次锻炼,每天锻炼的次数及时间逐步增加。 4.固定:胸腰段骨折可在上述治疗4~6周后带胸腰围固定下床,下腰椎骨折可带腰围下床活动。3个月后解除外固定。 单纯横突骨折 【病因病理】 多由旋转扭伤,腰肌牵拉所致,一般为单侧性,以腰2、3、4横突骨折常见,少数可引起后腹壁血肿,刺激交感神经产生腹胀。 【诊断】 (一)症状 1.外伤史:多为下楼跌下使腰部突然侧屈、旋转。 2.局部疼痛尤向健侧弯腰时加重。 3.血肿大者可有腹胀感。 (二)体征 1.患侧局部压痛,肌紧张,传导叩击痛阴性。 2.向健侧弯腰活动受限。 (三)影像学检查 X线片:脊柱正位片上可见横突骨折征,少数病例可有程度不同的移位。 【治疗】 卧硬板床3~4周,或带腰围逐渐下床活动。 单纯棘突骨折 【病因病理】 多因直接暴力或腰椎过度前屈所致。 【诊断】 (一)症状 1.外伤史。 2.伤处疼痛。 (二)体征 1.局部肿胀,压痛明显。 2.身体多呈直立位,前屈受限,后伸尚可。 (三)影像学检查 X线片:脊柱侧位片上可见棘突上的骨折线,一般无明显移位。 【治疗】 1.卧床休息3~4周后带腰围下地。 2.移位明显者可试行手法复位。 3.不能复位者可手术切开复位,钢丝内固定或切除游离的棘突。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