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瘙痒症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瘙痒症 瘙痒症是指皮肤仅有瘙痒而无原发性皮损而言。本病分为全身性及局限性瘙痒症两种。全身性瘙痒症多由于老年皮肤干燥、萎缩所致。亦可由代谢与内分泌障碍性疾病、内脏疾病(如妊娠中毒症、高血压病、慢性胃肠功能障碍及肠寄生虫病等)、肾脏疾病(如慢性肾炎、尿毒症、肾功能衰竭等、食物过敏(如食辛辣物、鱼、虾及酒类等、恶性肿瘤(何杰金氏病、蕈样肉芽肿、淋巴肉瘤、骨髓瘤、白血病及类癌综合征等)和药物(如金制剂、铋制剂、胰岛素、低分子右旋醣酐、肝素及抗生素类药物等)等引起。局限性瘙痒症由特定部位的疾病引起,如肛屡、肛裂及直肠炎。女阴瘙痒可由阴道霉菌感染或阴道滴虫等诱发。阴囊瘙痒症常与局部多污、摩擦及股癣有关。 瘙痒症常无原发性皮损,多因瘙痒难忍(尤以夜间为明显),患者由于反复搔抓或用热水烫洗,而引起皮肤色素沉着及苔藓样变或湿疹样变等继发性损害。瘙痒的轻重程度受多种因素的影响,通常由冷、热、辛辣刺激性食物、情绪激动诱发或加重。 食物疗法 桃仁粥 〔配方〕 桃仁(去皮尖) 10克 青粱米(或粳米) 50克 〔制作〕 将桃仁研碎与米同入锅,加适量水煮成粥食用。食时可加红糖少许调味。 〔用法〕 早餐温热服食。7~10天为1个疗程。 〔功效〕 活血润燥。 〔应用〕 适用于皮肤瘙痒症。 〔来源〕 《食医心鉴》 〔注意〕 便秘者禁食。 健脾冬瓜粥 〔配方〕 精大米 50克 冬瓜 150克 羊肉末 50克 山药 100克 〔制作〕 大米洗净入锅,加适量水煎煮至八成熟时,将冬瓜、山药(去皮,切小块)、羊肉末同入锅内,待粥煮至熟烂后加入精盐、味精调味,即可食用。 〔用法〕 早晚各服食1次。5~7天为1个疗程。 〔功效〕 健脾祛湿,润肤止痒。 〔应用〕 适用于皮肤瘙痒症(湿蕴肌肤型)。 〔来源〕 《中国食品》 五味子酒 〔配方〕 五味子 60克 白酒(40度) 300毫升 〔制作〕 将五味子置盛白酒的容器内,浸泡七昼夜,弃渣取酒,贮净瓶备用。 〔用法〕 每次3~10毫升。每日2次,10~15天为1个疗程。 〔功效〕 养阴补肾,清肺降火。 〔应用〕 适用于圆形脱发、脂溢性脱发、皮肤瘙痒症、神经性皮炎等症。 〔注意〕 脾胃虚弱者忌用或慎用。 〔来源〕 《经验方》 红枣炖泥鳅 〔配方〕 红枣 15克 泥鳅 30克 食盐 适量 〔制作〕 将泥鳅、红枣各洗净,同入锅加适量水炖熟,加盐调味食用。 〔用法〕 饮汤,吃红枣、泥鳅。隔日1次。7次为1个疗程。 〔功效〕 养血润肤。 〔应用〕 适用于皮肤瘙痒症。 败酱草炖猪大肠 〔配方〕 猪大肠 适量 败酱草 15~30克 绿豆 50~100克 〔制作〕 将绿豆洗净,加适量水煮20分钟,再放入洗净的猪大肠内,两端扎紧,与洗净的败酱草一起炖熟,加盐调味即可食用。 〔用法〕 饮汤,吃大肠、绿豆,隔日1次。7次为1个疗程。 〔功效〕 清热祛风。 〔应用〕 适用于皮肤瘙痒症。 冰糖银耳 〔配方〕 银耳 10克 冰糖 100克 竹叶 5克 白茅根 30克 金银花 3克 〔制作〕 将竹叶、白茅根各洗净,加适量水煎煮,每煮沸15分钟取药汁1次,反复3次,将3次药汁合并备用。再将银耳用温水浸泡涨开,洗净后与药汁同入锅,小火煎至银耳烂熟后加冰糖调匀,最后把洗净的金银花撒入银耳汤中。稍煮沸即可服食。 〔用法〕 早晚餐服食。5~7天为1个疗程。 〔功效〕 凉血润燥,熄风止痒。 〔应用〕 适用于皮肤瘙痒症(血热蕴肤型) 软炸白花鸽 〔配方〕 山药 50克 鸽肉(无骨) 250克 酱油 5克 绍酒 5克 干淀粉 50克 味精 1克 花椒粉 2克 食盐 5克 鸡蛋 5个 菜油(实耗100克) 1000克 〔制作〕 将山药研细末备用。鸽肉洗净去皮,切小块,用绍酒、味精、酱油腌渍约20分钟。再用鸡蛋清调山药末、干淀粉成糊待用。 菜油放入锅内用中火烧至冒青烟后离火,待油温降至五六成熟时,将腌好的鸽肉用蛋糊拌匀逐个下锅翻炸,成形后取出稍候,将锅重放火上,再将鸽肉下锅复炸一次,至色成金黄时,捞出控油后,入盘撒上花椒粉、食盐调匀即可食用。 〔用法〕 每日食用1~2次,5~7天为1个疗程。 〔功效〕 滋阴养血,祛风解毒,健脾固肾。 〔应用〕 适用于皮肤过敏瘙痒之症。 〔来源〕 《成都同仁堂滋补餐厅方》 双花茶 〔配方〕 生槐花 10克 凌霄花 10克 绿豆 15克 〔制作〕 将生槐花、凌霄花用温水略泡,洗净去蒂,与绿茶一起用沸水冲泡,加盖焖10分钟即可饮用。 〔用法〕 代茶频饮,5~7天为1个疗程。 〔功效〕 清热凉血,熄风止痒。 〔应用〕 适用于皮肤瘙痒症(血热蕴肤型)。 〔来源〕 《中国食品》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