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电阻率剖面法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电阻率剖面法 10.3.1 基本原理 电阻率剖面法(Resistivity Profiling)是以地下岩(矿)石电阻率差异为基础,人工建立地下稳定直流或脉动电场,按某种电极装置形式保持电极距不变,沿测线逐点观测,研究某一深度范围内岩(矿)石沿水平方向的电阻率变化,以查明矿产和研究有关地质问题的一组直流电勘探方法。 电阻率剖面法的视电阻率公式为 式中:K为装置系数;VMN为观测电极MN间的电位差;I为4B电极供电电流。 10.3.2 观测方法 地形和勘探目的不同,电阻率剖面法可采用的装置形式不同,表10-4为常见剖面装置及其特征一览表。 10.3.3 技术要求 为使探测对象在观测结果中得到明显反映,电阻率剖面法的工作设计必须满足下列地球物理前提:①探测对象与围岩或其他地质体之间存在明显的电阻率差异;②探测对象相对其埋深具有一定的规模;③探测对象的视电阻率异常能从干扰背景中分辨。 在地质条件或地球物理前提不具备的地区,不得布置电法剖面工作;在地质条件具备而地球物理前提不明、方法有效性不肯定的测区,开工前应做电阻率剖面法试验。 遇下列复杂条件时,一般不布置电阻率剖面法工作:①地形切割剧烈,悬崖峭壁,河网发育以及通行困难地区;②覆盖层厚度大或地表盐渍化,电阻率低,形成低电阻层的屏蔽效应而无法可靠观测信号的地区;③无法避免或无法消除工业游散电流干扰的地区;④接地电阻过大,又无法改善接地条件的地区,如大面积砾石分布区、风化石堆积区、地表冻土达1~2m的地带。 表10-4 常见电阻率剖面装置及特征一览表 10.3.4 成果表达形式 (1)电参数剖面图:反应异常变化的幅度; (2)综合剖面图:含解释推断成果; (3)剖面平面图:研究异常的平面分布特点; (4)等值线平面图:可供研究异常平面分布特点,但是联合剖面和偶极剖面不宜采用; (5)综合平面图:研究测区中物理场性质,揭示地质控制因素; (6)推断成果图:一套全面反映地质成果的图件。 10.3.5 资料解释原则 (1)掌握当地的地质及物性资料; (2)充分研究已知点异常特征,从已知到未知进行解释; (3)以定性解释为主,确定异常性质(低阻或高阻异常),结合当地条件,阐明异常的地质因素; (4)在充分研究点异常特征的基础上,分析有关定性图件,进行面上研究,掌握异常发育规律; (5)在有条件的地方,对反应较好的曲线可进行定量解释; (6)应对解释结果的可靠程度进行论证。 10.3.6 仪器设备 电阻率剖面法仪器设备见表10-2。 【参考文献】: 长春地质学院水文物编写组.1980.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物探教程,北京:地质出版社 傅良魁.1983.电法勘探教程,北京:地质出版社 [美]I.S萨姆纳若.1981.地理物勘探的激发极化原理,北京:地质出版社 高等工业学校物理学编写组编.1957.物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内) 李金铭,罗延钟.1996.电法勘探新进展,北京:地质出版社 煤田电法勘探.1978.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 西安地质学院等.1979.电法勘探,北京:地质出版社 阎述,陈明生编着1996.高分辨率地电阻率法探测地下洞体,北京:地质出版社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