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沙门氏杆菌病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沙门氏杆菌病 沙门氏杆菌病(Salmonellosis)是指由各种类型的沙门氏杆菌(Salmonella)引起的人和动物共患的一类疾病的总称。临诊上多表现为败血症和肠炎,也可使怀孕母畜发生流产。 (一)宰前检验 急性(败血型),高热、迟钝、虚弱、绝食、腹泻。牛羊:便血;驹:除上述症状外,还可见肺炎。 慢性(肠炎型),长期腹泻,粪便带黏液或假膜甚至血液,并有恶臭。除猪外,牛、羊、马等孕畜发生流产。公马及成年马则为睾丸炎或髻甲、前胸、阴囊、关节脓肿。 (二)宰后鉴定 猪:急性主要表现为败血症的症状,全身淤血、胃肠卡他,末梢发青紫,肾可见针尖大出血点。慢性型突出的是肠炎变化,多见于盲肠、回肠,有时也波及结肠。典型的变化为分散的或融合成片的溃疡,表面覆盖纤维蛋白性坏死性假膜(伪膜性肠炎)。脾常肿大,肠系膜淋巴结发生髓样肿胀及坏死,部分成干酪样变。肺有支气管肺炎;肝有时可见坏死性结节或增生性结节。 牛:急性主要表现为出血性胃肠炎,尤其多见于小肠,浆膜、黏膜点状出血,脾增生肿大,肠系膜和纵膈淋巴结肿胀、出血。慢性型肝肿胀柔软,并常有灰白色坏死结节,肺有炎症及小灶性坏死。有时跗关节及肘关节亦有炎症变化。 马主要表现为流产、胎儿水肿。胎膜可见出血点或坏死。 (三)处理 (1)宰前发现患有沙门氏杆菌病的病畜应从速急宰,病畜肉尸及内脏应经有效高温处理后出场。 (2)病畜肉尸、内脏进行无害化处理时,必须要求肉块重量不大于2kg,煮沸3h以上,从而保证肌肉深部温度能达80℃并持续受热12min以上。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