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橘皮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橘皮 【药物出处】:《神农本草经》 本品为芳香科植物橘及其同属多种植物的成熟果实之果皮。又名新会皮、广陈皮。主要含有挥发油(其中主为柠檬烯)、黄酮甙(橙皮甙)、胡萝卜素、维生素C及B等。辛、苦、温,入脾、肺经。 〔功效主治〕 理气健脾、燥湿化痰。适用于脾胃气滞,脾虚兼久气滞,湿阻气机之脘腹胀满,食少吐泻,及痰湿咳喘。 〔本草撷英〕 本经:主胸中瘕热、逆气,利水谷,久服去臭、下气。 别录:下气,止呕咳,除膀胱留热,停水、五淋,利小便。主脾不能消谷、气冲胸中、吐逆霍乱、止泄、去寸白。 甄权:治胸膈间气,开胃,主气痢,消痰涎,治上气咳嗽。 时珍:疗呕哕反胃嘈杂、时吐清水、痰痞、痰疟、大肠闭塞、妇人乳痈、入食料、解鱼腥毒。 备要:辛能散,苦能燥能泻,温能补能和,同补药则补,同泻药则泻,同升药则升,同降药则降,为脾肺气分之药,调中快膈,导滞消痰,利水破癥,宣通五脏。 〔名医心得〕 张树生:橘皮辛开温化,兼苦降泄,化痰养肺,理气健脾,疏肝散精,而为利水之佳品。如《中藏经》五皮饮、《宣明论》大橘皮汤、《景岳全书》云安益等,均取其利水之用。[1] 王药雨:用于急性呕吐及泄泻,能缓解胃肠痉挛、镇吐止泻。[2] 邹燕勤:肾炎肾病水肿 注意调气,既注重疏肝理气,又注意调理脾胃气滞,多在辨证基础上,多加橘皮、苏梗二味,疗效较佳。[3]
裴德恺:胆结石 以复方桔油乳剂(复方胆酸钠与桔油以9:1混合)经引流管注入,对肝内,外胆结石有效。[5] 〔药理与应用〕 1.对消化系统的作用:(1)陈皮煎剂和甲基橙皮甙可抑制离体小肠,在体胃肠的运动,而橙皮甙对离体肠肌的作用是双相的。(2)陈皮挥发油能促进大鼠正常胃液的分泌。陈皮水煎液体外试管法,能使人唾液淀粉酶活性增高。(3)对大鼠幽门结扎模型,甲基橙皮甙能明显抑制溃疡的发生,并抗病理性胃液分泌增多。(4)甲基橙皮甙具有利胆作用,从鲜橘皮中提取的桔皮油具有较强的溶解胆固醇结石作用。 2.对呼吸系统的作用:陈皮所含挥发油有刺激性祛痰作用。鲜橘皮煎剂用于家兔气管灌流,可使支气管扩张,灌流速度加快。陈皮醇提取物可对抗组织胺所致豚鼠离体支气管痉挛性收缩。 3.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鲜橘皮煎剂、醇提取物及橙皮甙均能兴奋离体及在体蛙心,剂量过大则呈抑制作用。而对血管和血压的影响因所含化学成份的不同有异,且较复杂。 4.其他作用:尚具有抗炎作用及对子宫的抑制作用。 临床用于消化不良、支气管炎和上呼吸道感染、急性乳腺炎等。 〔剂量用法〕 3~10克,煎服。 〔按语〕 本品临床应用较多,然不外肺脾病症,取其理气燥湿之功。其配伍不同又有所异,如配参、术能健脾益气,配苍术、厚朴,能燥湿除胀,配半夏能化痰,配防风、白芍、白术则止痛泄。正如《备要》所述,能补能泻,能升能降。但本品理气化痰之力缓和,对脾胃气滞较轻、湿痰不甚者较宜。张树生论陈皮利水,实为独到之处,值得探讨。 【参考文献】: [1]张树生等.中药临床鉴用指迷.中医古籍出版社,1989;6:183 [2]王药雨.实用中药学.青海人民出版社,1984;2:242 [3]邹燕勤.中医杂志,1990;11:7 [4] [5]裴德恺等.中西医结合杂志,1985;10:591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