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桂皮油(中国肉桂油)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桂皮油(中国肉桂油) 桂皮油是从生长在中国、中印半岛各国、日本、墨西哥、南美各国、苏门答腊和斯里兰卡的中国肉桂树(Cinnamomum Cassia aromaticum C.G.Hees)之鲜叶、干叶、幼枝和树皮中取得的。因油中含有大量肉桂醛,故称为中国肉桂油。精油系用蒸汽蒸馏而得。得率为0.8~1.0%。桂皮油是一种黄色或红褐色流动性液体,它有肉桂醛的香气和辛香味,先是有甜味,然后有辛辣味。它在空气中会氧化,色变暗并成为粘稠状。 桂皮油里含有反式肉桂醛、反式乙酸肉桂酯、乙酸苯丙酯、水杨醛和苯甲醛、2-甲氧基苯甲醛、反式-2-甲氧基肉桂醛、2-羟基苯乙酮、乙酸苯乙酯、反式-2-甲氧基乙酸肉桂酯、苯乙醇、反式肉桂醇、香豆素、苯酚、邻甲酚、愈创木酚、2-乙烯基苯酚、2-烯丙基苯酚、4-乙基愈创木酚、丁香酚、2-,3-甲基丁酸、己酸、庚酸、辛酸、壬酸、癸酸、苯甲酸、顺式和反式肉桂酸、顺式和反式-2-甲氧基肉桂酸、二氢肉桂酸和2-甲氧基肉桂酸等成分。 自不同产地的肉桂皮制得的桂皮油性质见表18.1。 表18.1 不同产地桂皮油的物理化学指标 根据英国标准(BS 2999/17∶1972),从叶、叶柄和幼枝的混合物制得的桂皮油质量应符合下列指标: 密度,20℃,克/厘米3 1.049~1.067 折光率,20℃ 1.600~1.614 酸值,毫克KOH,不高于 7 羰值,毫克KOH,不低于 340 一份体积油于20℃时在70%乙醇 3倍体积中的溶解度 根据法国标准(NFT 75-242-1974)和国际标准(ИСОTK-54№3216-74E),从肉桂树的皮、叶柄和幼枝制得的桂皮油质量应符合下列指标: 密度,20°/20℃,克/厘米3 1.052~1.070 折光率,20℃ 1.600~1.614 酸值,毫克KOH,不高于 15 羰基化合物含量(按肉桂醛计),%,不低于 80 一份体积油于20℃时在70%乙醇中的溶解度 3倍体积 根据各国药典和美国国家处方集资料,从肉桂皮制得的桂皮油性质见表18.2。 表18.2 按各国药典和美国国家处方集桂皮油的物理化学指标 从种植在加纳的中国肉桂树叶里获得的精油性质如下: 密度,20℃,克/厘米3 1.048~1.051 折光率,20℃ 1.5480~1.5490 旋光角,20℃ -1.05°~-1.15° 含量,% 肉桂醛 4.0~5.0 丁香酚 72.6~74.2 一份体积油在70%乙醇中的溶解度 6倍体积 常掺入松香、脂肪油、肉桂醛、苯甲醛、邻苯二甲酸酯和纯煤油来伪造桂皮油。在伪造的产品中天然桂皮油的含量为40~80%(关于矿物油杂质的测定见附录第232页)。 酒精的存在则会影响闪点,天然产品的闪点应不高于100℃,对商品油则应不低于75℃。掺有合成产物的伪造油的另一间接证据是油内有氯离子存在。 桂皮油的特点是,其所含甲基丁香酚的量比肉桂油(斯里兰卡肉桂)的多,而不含有芳樟醇和丁香酚。 桂皮油宜包装在玻璃、白铁皮和铝制的容器里。若贮存在镀锌铁制容器里,则可能产生沉淀。油要尽可能装满和密封、存放在温度不超过15℃的地方。 桂皮油可用于糖果和罐头生产以及肥皂和化妆品加香用。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